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浅议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8-14页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8页
    二、文献综述第8-12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第12页
    四、论文结构第12-13页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3-14页
第一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基本理论第14-24页
    第一节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和特征第14-16页
        一、P2P网络借贷的概念第14-15页
        二、P2P网络借贷的特征第15-16页
    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第16-19页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概况第16-17页
        二、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交易模式第17-19页
    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平台交易模式中的法律关系第19-24页
        一、民间借贷合同关系第19-20页
        二、债权转让合同关系第20-21页
        三、担保法律关系第21-22页
        四、服务合同关系第22-24页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主要风险揭示第24-33页
    第一节 传统模式主要风险第24-26页
        一、易触及刑事犯罪界限的风险第24-25页
        二、民间借贷利息保护问题引发的风险第25-26页
        三、最低资本金不受限制引发的风险第26页
    第二节 债权转让模式主要风险第26-29页
        一、易触及刑事犯罪界限的风险第26-27页
        二、理财服务合同法律效力认定引发的风险第27-28页
        三、民间借贷利息保护问题引发的风险第28-29页
    第三节 O2O模式主要风险第29-31页
        一、借款项目质量约定不明引发的风险第29页
        二、融资性担保资质缺失引发的风险第29-30页
        三、跨越融资杠杆率引发的风险第30-31页
        四、跨地域经营引发的风险第31页
        五、易触及刑事犯罪界限的风险第31页
    第四节 担保/抵押模式主要风险第31-32页
    第五节 P2B模式主要风险第32-33页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控和制度完善第33-44页
    第一节 确认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息中介地位第33-34页
    第二节 设置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准入门槛第34-35页
        一、最低资本金缴纳标准第34页
        二、高级管理人员启用标准第34-35页
        三、平台规则清晰度标准第35页
        四、IT系统安全性标准第35页
    第三节 监管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交易流程第35-40页
        一、坚持用户实名认证制度第35-36页
        二、完善平台风险评级体系第36-37页
        三、要求平台实行资金托管机制第37-38页
        四、鼓励平台创设风险储备基金第38-39页
        五、要求平台提高信息披露水平第39-40页
    第四节 完善全社会的数字化征信体系第40-44页
        一、运营中积累征信数据第40-41页
        二、对接央行征信体系第41-42页
        三、对接商业征信体系第42-43页
        四、发挥行业组织统筹作用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经济环境中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及对策
下一篇:公司法立法目的的规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