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工业区规划、商业区规划论文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外部空间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6-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1.2 研究意义第17页
    1.2 既往研究第17-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页
    1.3 研究的内容第18-19页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19-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2 论文框架第20-21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第21-29页
    2.1 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概念与发展历程第21-26页
        2.1.1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基本概念第21-22页
        2.1.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第22-26页
    2.2 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基本类型第26-27页
    2.3 以研发办公为主要功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外部空间的类别划分第29-37页
    3.1 相关理论第29-32页
        3.1.1 空间理论阐述第29-30页
        3.1.2 外部空间理论阐述第30-31页
        3.1.3 其他相关空间理论第31-32页
    3.2 产业园区外部空间形态的层次划分第32-33页
    3.3 产业园区外部空间形态的类别划分第33-36页
        3.3.1 建筑与规划整体(规划设计,建筑整体)第33-34页
        3.3.2 交通和空间节点(交通流线,广场院落)第34-35页
        3.3.3 景观及公共设施(景观设施,建筑小品,开放绿地)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第37-55页
    4.1 研究方向和目的第37页
    4.2 调查概要第37-41页
        4.2.1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概况第37-38页
        4.2.2 案例概况第38页
        4.2.3 访谈调查研究第38-41页
    4.3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外部空间分析第41-54页
        4.3.1 创智天地产业园第41-45页
        4.3.2 新天地企业天地第45-48页
        4.3.3 科技绿洲产业园第48-51页
        4.3.4 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第51-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第55-83页
    5.1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园概述第55-56页
        5.1.1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园现状分析第55-56页
        5.1.2 案例概况—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第56页
    5.2 研究方法和目的第56-57页
    5.3 合肥案例的图示化分析第57-62页
        5.3.1 建筑与规划布局及外部空间元素的分布第58-60页
        5.3.2 交通与空间节点,景观和配套设施的取样解析第60-62页
    5.4 合肥案例的满意度评价调查第62-81页
        5.4.1 调查概要第62页
        5.4.2 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调研问卷拟定第62-64页
        5.4.3 一级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4-66页
        5.4.4 二级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6-80页
        5.4.5 对合肥案例的图示化研究与满意度调查小结第80-81页
    5.5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六章 结论第83-87页
    6.1 各章概述及总结第83-85页
        6.1.1 各章概述第83-84页
        6.1.2 全文总结第84-85页
    6.2 经验总结与研究建议第85页
        6.2.1 经验总结第85页
        6.2.2 研究建议第85页
    6.3 研究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附录第89-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磷石膏制备轻质保温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场所精神的古运河景观设计研究--以淮安古运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