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前期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19页 |
2.1 风险管理综述 | 第13-15页 |
2.2 风险评价方法综述 | 第15-17页 |
2.3 收费站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3.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前期风险识别 | 第19-31页 |
3.1 收费站改扩建工程概述 | 第19-21页 |
3.1.1 收费站改扩建工程特点 | 第19-20页 |
3.1.2 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内容 | 第20-21页 |
3.2 风险识别 | 第21-26页 |
3.2.1 风险识别方法概述 | 第21-23页 |
3.2.2 风险识别类似案例 | 第23-26页 |
3.3 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前期风险评价指标构建 | 第26-31页 |
3.3.1 风险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 第26-27页 |
3.3.2 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前期风险评价指标初选 | 第27-28页 |
3.3.3 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前期风险评价指标构建 | 第28-31页 |
4.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前期风险评价 | 第31-61页 |
4.1 风险评价概述 | 第31页 |
4.2 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第31-41页 |
4.2.1 层次分析法 | 第31-34页 |
4.2.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34-36页 |
4.2.3 BP神经网络 | 第36-41页 |
4.3 案例概述 | 第41-42页 |
4.3.1 现状 | 第41页 |
4.3.2 改扩建方案 | 第41页 |
4.3.3 改扩建方案效果图对比 | 第41-42页 |
4.3.4 项目所在地环境状况 | 第42页 |
4.4 案例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 | 第42-52页 |
4.4.1 构建风险评价模型 | 第42-43页 |
4.4.2 构造初始判断矩阵 | 第43-44页 |
4.4.3 计算各层次权重 | 第44-45页 |
4.4.4 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 | 第45-47页 |
4.4.5 权重确定结果初步分析 | 第47页 |
4.4.6 确定风险的评价集和隶属度 | 第47-49页 |
4.4.7 数据归一化处理 | 第49-50页 |
4.4.8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50-52页 |
4.4.9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52页 |
4.4.10 综合评价 | 第52页 |
4.5 案例分析-基于BP神经网络 | 第52-56页 |
4.5.1 网络层数的确定 | 第52页 |
4.5.2 数据的输入与归一化处理 | 第52-53页 |
4.5.3 建立神经网络模型 | 第53-55页 |
4.5.4 进行数据的测试与仿真 | 第55页 |
4.5.5 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 第55-56页 |
4.6 风险控制措施 | 第56-61页 |
4.6.1 风险控制措施概述 | 第56-58页 |
4.6.2 政策与外部环境风险控制 | 第58-59页 |
4.6.3 建设单位自身管理风险 | 第59页 |
4.6.4 源自勘察单位风险 | 第59页 |
4.6.5 源自设计单位风险 | 第59-60页 |
4.6.6 源自施工单位风险 | 第60-61页 |
5.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 | 第61页 |
5.2 展望与不足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