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综合管廊建设的意义 | 第8-9页 |
1.1.2 综合管廊通风的必要性 | 第9页 |
1.1.3 管廊通风存在问题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综合管廊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地沟、隧道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地下综合管廊现状调研 | 第14-30页 |
2.1 典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案例 | 第14-19页 |
2.1.1 巴黎综合管廊 | 第14-15页 |
2.1.2 东京综合管廊 | 第15-16页 |
2.1.3 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 | 第16-18页 |
2.1.4 六盘水综合管廊 | 第18-19页 |
2.2 我国综合管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 第19-28页 |
2.2.1 规划问题与建议 | 第19-24页 |
2.2.2 投融资问题 | 第24-26页 |
2.2.3 费用分摊问题 | 第26-27页 |
2.2.4 法律法规问题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综合管廊温湿度现场测试及分析 | 第30-50页 |
3.1 南京河西地下综合管廊简介 | 第30-34页 |
3.2 地下综合管廊内热湿量来源 | 第34页 |
3.3 现场测试及数据处理 | 第34-48页 |
3.3.1 测试仪器及精度 | 第34-35页 |
3.3.2 测试时间与地点 | 第35页 |
3.3.3 室外空气温湿度变化 | 第35-36页 |
3.3.4 江东南路地下管廊运行段S4-P4风速与温湿度变化 | 第36-45页 |
3.3.5 机械通风期间管廊内散热散湿计算 | 第45-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地下管廊通风模型建立与验证 | 第50-60页 |
4.1 物理模型建立 | 第50页 |
4.2 数值模型建立 | 第50-55页 |
4.2.1 基本控制方程 | 第51-53页 |
4.2.2 边界条件确定 | 第53-54页 |
4.2.3 物性参数与求解方法设定 | 第54页 |
4.2.4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54-55页 |
4.3 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55-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5 管廊内部温湿度数值模拟研究 | 第60-78页 |
5.1 进风温度对管廊内温湿度分布的影响 | 第61-65页 |
5.2 相对湿度对管廊内温湿度分布的影响 | 第65-69页 |
5.3 通风量对管廊内温湿度分布的影响 | 第69-76页 |
5.3.1 风速分布 | 第69-71页 |
5.3.2 断面温湿度分布 | 第71-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本文不足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