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锯条闪光对焊过程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带锯条闪光对焊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闪光对焊基本原理与工艺过程 | 第14-15页 |
1.2.1 闪光对焊原理 | 第14页 |
1.2.2 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 第14-15页 |
1.3 闪光对焊技术及发展 | 第15-17页 |
1.4 闪光对焊设备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1 闪光对焊设备 | 第17-18页 |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闪光对焊机的机构分析 | 第21-38页 |
2.1 UBN-8型闪光对焊机 | 第21-22页 |
2.2 UBN-8对焊机构分析 | 第22-32页 |
2.2.1 UBN-8闪光送进机构分析 | 第22-28页 |
2.2.2 UBN-8顶锻机构分析 | 第28-31页 |
2.2.3 UBN-8退火机构分析 | 第31-32页 |
2.3 BAS320闪光对焊机 | 第32-33页 |
2.4 BAS320闪光对焊机构分析 | 第33-37页 |
2.4.1 BAS320闪光送进机构分析 | 第34-35页 |
2.4.2 BAS320顶锻机构分析 | 第35-36页 |
2.4.3 BAS320退火机构分析 | 第36-37页 |
2.5 UBN-8和BAS320优缺点对比 | 第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焊接电参数与闪光过程的分析 | 第38-51页 |
3.1 闪光对焊工艺参数 | 第38页 |
3.2 闪光对焊的供电系统 | 第38-39页 |
3.2.1 闪光对焊供电特点 | 第38-39页 |
3.2.2 UBN-8型焊机供电系统 | 第39页 |
3.3 UBN-8焊接电参数 | 第39-45页 |
3.3.1 UBN-8焊接电压 | 第40-41页 |
3.3.2 UBN-8焊接电流 | 第41-44页 |
3.3.3 焊接时值 | 第44-45页 |
3.4 对焊机闪光过程分析 | 第45-49页 |
3.4.1 UBN-8闪光阶段分析 | 第45-48页 |
3.4.2 BAS320闪光阶段分析 | 第48-49页 |
3.5 焊接电参数与闪光过程的关系 | 第49-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闪光对焊参数采集系统的设计 | 第51-65页 |
4.1 采集系统硬件整体方案 | 第51-52页 |
4.2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2-53页 |
4.3 调理电路设计 | 第53-56页 |
4.3.1 模拟调理电路设计 | 第54-55页 |
4.3.2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4.4 STM32软件设计 | 第56-60页 |
4.4.1 A/D采样程序设计 | 第56-57页 |
4.4.2 光栅尺位移及速度检测程序设计 | 第57-59页 |
4.4.3 人机界面设计 | 第59-60页 |
4.5 LabVIEW软件设计 | 第60-64页 |
4.5.1 串口程序设计 | 第60-63页 |
4.5.2 前面板设计 | 第63-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直流闪光对焊电源的设计 | 第65-78页 |
5.1 闪光对焊电源技术发展 | 第65-67页 |
5.2 对焊电源总体方案设计 | 第67-74页 |
5.2.1 电源主电路拓扑设计 | 第68-69页 |
5.2.2 电源控制硬件设计 | 第69-71页 |
5.2.3 电源控制软件设计 | 第71-74页 |
5.3 电源调试及试焊 | 第74-77页 |
5.3.1 控制电路调试 | 第74-75页 |
5.3.2 闭环恒压调试 | 第75页 |
5.3.3 焊接波形调试 | 第75-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闪光对焊工艺实验研究 | 第78-91页 |
6.1 工艺试验 | 第78-87页 |
6.1.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78-80页 |
6.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0-85页 |
6.1.3 硬度验证试验 | 第85-86页 |
6.1.4 微观组织分析 | 第86-87页 |
6.2 直流对焊试验 | 第87-9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一、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91页 |
二、进一步工作设想和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