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2页
   ·研究目的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重点解决的问题第10页
   ·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0页
   ·论文的结构第10-12页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解析第12-18页
   ·人文精神的解析第12-14页
     ·中外人文精神的解析第12-13页
     ·人文精神内涵的界定第13-14页
   ·人文关怀的解析第14-16页
     ·中外人文关怀的解析第14页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解析第14-16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解析第16-18页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意义第18-2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第18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是抵御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冲击的基本要求第18-19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第19-20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第20-22页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第22-3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取得的成绩第22-25页
     ·学校积极推行学分制教育管理制度第22-23页
     ·学校积极开展人文实践活动第23-24页
     ·校园人文环境有所改善第24-25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第25-32页
     ·忽视对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上,重视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忽视个人教育价值取向第25-26页
     ·忽视对学生主体性的激发—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采用灌输式教育第26-27页
     ·忽视对学生个性化人格的塑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采取共性教育第27-28页
     ·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第28-32页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构建第32-48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和个人教育价值取向同构第32-34页
     ·正确认识社会教育价值取向、个人教育价值取向第32-33页
     ·社会教育价值取向、个人教育价值取向在动态中相互融合第33-34页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第34-37页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概述第34-35页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的途径第35-37页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个性化人格第37-39页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个性化人格的必要性第37-38页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个性化人格的途径第38-39页
   ·坚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第39-41页
     ·坚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第39-40页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第40-41页
   ·加强大学生文化精神的构建第41-48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精神的构建第42-43页
     ·中国先进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精神的构建第43-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