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爬壁机器人的分类 | 第10页 |
·爬壁机器人国内外现状 | 第10-19页 |
·吸盘式爬壁机器人 | 第10-16页 |
·磁吸附式爬壁机器人 | 第16-18页 |
·其他爬壁机器人 | 第18-19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爬壁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 第21-29页 |
·爬壁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及选择 | 第21-22页 |
·吸附方式及选择 | 第21页 |
·移动机构及运动控制系统 | 第21-22页 |
·能源供应及驱动方式 | 第22页 |
·方案设计 | 第22-23页 |
·机器人设计计算 | 第23-26页 |
·静力分析 | 第23-25页 |
·可靠吸附与移动条件计算 | 第25-26页 |
·设备选择 | 第26-28页 |
·永磁吸附装置吸力 | 第27页 |
·电机计算及选择 | 第27页 |
·其他设备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可调磁极式永磁吸附装置设计 | 第29-45页 |
·磁路设计的任务 | 第29页 |
·稀土永磁材料 | 第29-33页 |
·永磁材料的基本特性 | 第29-31页 |
·永磁材料的选择 | 第31-32页 |
·软磁材料的选择 | 第32-33页 |
·吸附装置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 第33页 |
·吸附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 第33-36页 |
·数学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吸附力求解 | 第35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和简化 | 第35-36页 |
·优化设计 | 第36-38页 |
·优化设计方法介绍 | 第36-37页 |
·ANSYS 优化设计模块 | 第37-38页 |
·优化机构参数及目标 | 第38-40页 |
·优化结果 | 第40-43页 |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结构优化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爬壁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45-55页 |
·引言 | 第45页 |
·典型的几种机器人控制架构(ARCHITECHURE) | 第45-52页 |
·集中程控架构 | 第46-47页 |
·分层式架构(LAYERED ARCHITECTURE) | 第47-48页 |
·包容式架构(SUBSUMPTION ARCHITECTURE) | 第48-51页 |
·混合式架构(HYBRID ARCHITECTURE) | 第51-52页 |
·控制系统硬件 | 第52页 |
·控制系统软件 | 第52-53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过程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控制系统硬件的实现 | 第55-67页 |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方案 | 第55-56页 |
·单片机的选择和应用 | 第56-60页 |
·复位电路的设计 | 第57页 |
·晶振电路 | 第57-58页 |
·AD 转换器电源滤波电路 | 第58-59页 |
·ISP 下载电路 | 第59页 |
·接口电路 | 第59-60页 |
·键盘输入电路 | 第60页 |
·电源模块 | 第60-62页 |
·异步串行通信模块 | 第62-63页 |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模块 | 第63-66页 |
·硬件系统工作原理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67-72页 |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67-68页 |
·调速子程序 | 第68-70页 |
·A/D 子程序 | 第70页 |
·程序编译环境与烧录 | 第70-7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总结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
附录A | 第80-84页 |
附录B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