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SRC 结构体系综述 | 第11-17页 |
| ·SRC 结构常见的结构体系的产生、应用及发展 | 第11-13页 |
| ·SRC 结构常见的结构体系及工程实例 | 第13-16页 |
| ·SRC 混合结构的特点 | 第16-17页 |
| ·框架—核心筒结构 | 第17-20页 |
|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适用形式 | 第17-18页 |
| ·框架-核心筒的结构布置 | 第18页 |
| ·框架-核心筒结构受力变形特点 | 第18-20页 |
|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型钢混凝土结构有限元理论及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第21-37页 |
| ·塑性理论 | 第21-25页 |
| ·几个相关的定义及基本假定 | 第21-23页 |
| ·Mises 模式简介 | 第23-25页 |
| ·有限元分析计算基本步骤 | 第25-29页 |
| ·有限元非线性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 | 第29-30页 |
| ·型钢混凝土结构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0-35页 |
| ·不同有限元计算模型概述 | 第30-34页 |
| ·三种不同有限元计算模型的特点 | 第34-35页 |
| ·本文中模型的选取 | 第35-37页 |
| 第三章结构的抗震计算理论及论文所用程序介绍 | 第37-47页 |
|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理论 | 第37-41页 |
| ·静力法 | 第37页 |
| ·反应谱方法 | 第37-39页 |
| ·时程分析法 | 第39-41页 |
| ·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 第41-44页 |
| ·动力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 ·计算模型 | 第42-43页 |
| ·恢复力模型 | 第43页 |
| ·质量矩阵与阻尼矩阵 | 第43页 |
| ·输入地震波 | 第43-44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推覆分析) | 第44-45页 |
| ·论文所用程序介绍 | 第45-47页 |
| ·SATWE 基本功能介绍 | 第45-46页 |
| ·有限元软件 ANSYS 简介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不同配钢率的剪力墙设计方案对 SRC 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47-65页 |
| ·工程概况 | 第49页 |
| ·多遇地震下剪力墙配钢率变化对 SRC 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影响 | 第49-65页 |
| ·楼层剪力分析 | 第51-53页 |
| ·楼层位移分析 | 第53-59页 |
| ·底层剪力墙轴压比分析 | 第59-63页 |
| ·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型钢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 | 第65-101页 |
| ·型钢混凝土模型单元类型的选取 | 第65-67页 |
| ·钢筋混凝土单元 | 第65-66页 |
| ·刚性垫片单元 | 第66-67页 |
| ·型钢单元 | 第67页 |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67-72页 |
| ·模型的设计 | 第67页 |
| ·材料参数的输入及单元的划分 | 第67-70页 |
|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70-72页 |
| ·型钢的本构关系和边界条件及荷载 | 第72页 |
| ·边界条件及荷载 | 第72页 |
| ·计算收敛问题及处理方法 | 第72页 |
|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2-101页 |
|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73-98页 |
| ·小结 | 第98-10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4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1-102页 |
| ·展望 | 第102-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 致谢 | 第107-10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