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9-10页 |
1.2.1 文献检索法 | 第9-10页 |
1.2.2 人物访谈法 | 第10页 |
1.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电子商务信用理论概述 | 第17-24页 |
2.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第17-20页 |
2.1.1 电子商务的定义 | 第17-19页 |
2.1.2 电子商务的模式 | 第19-20页 |
2.2 电子商务信用问题概论 | 第20-22页 |
2.2.1 信用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2.2 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 | 第21-22页 |
2.3 电子商务信用的发展 | 第22-24页 |
2.3.1 国外电子商务信用的发展 | 第22页 |
2.3.2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的发展 | 第22-24页 |
第3章 C2C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分析以及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4-30页 |
3.1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含义及特点 | 第24-25页 |
3.1.1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概念 | 第24页 |
3.1.3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24-25页 |
3.2 C2C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分析 | 第25-27页 |
3.2.1 C2C 电子商务信用模式 | 第25-26页 |
3.2.2 C2C电子商务信用模式的不足 | 第26-27页 |
3.3 C2C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7-28页 |
3.3.1 C2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分析 | 第27页 |
3.3.2 改进后的C2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 | 第27-28页 |
3.4 C2C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方法与模型 | 第28-30页 |
3.4.1 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 | 第28-29页 |
3.4.2 模糊综合信用评价模型的原理及算法 | 第29-30页 |
第4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构建 | 第30-44页 |
4.1 C2C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分析 | 第30-33页 |
4.1.1 现有 C2C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 | 第30-31页 |
4.1.2 现有 C2C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所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4.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 | 第33-41页 |
4.2.1 C2C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3-34页 |
4.2.2 C2C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4-38页 |
4.2.3 C2C 电子商务模糊综合信用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4.2.4 案例分析及结果 | 第40-41页 |
4.2.5 对新模型进行评价与分析 | 第41页 |
4.3 实例分析 | 第41-4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