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案情介绍及相关法律争议 | 第10-12页 |
1.1 基本案情 | 第10页 |
1.2 关于本案定性的争议焦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本案中枪支的司法认定不正确 | 第12-20页 |
2.1 从文件性质谈法院适用裁判依据不正确 | 第12-16页 |
2.1.1 公安部发布的内部规范性文件不属于刑事审判依据 | 第12-14页 |
2.1.2 《法庭科学鉴定判据》仅是司法鉴定人可采用的技术标准 | 第14-16页 |
2.2 从文件内容谈本案中鉴定意见不应当被法院采用 | 第16-20页 |
2.2.1 现有的枪支认定标准的内容演变不具有合理性 | 第16-18页 |
2.2.2 域外枪支认定标准与我国现有标准差异大 | 第18页 |
2.2.3 本案对于枪支认定的应然司法裁量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本案“摆射击摊”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 第20-31页 |
3.1 本案中社会危害性的审查路径 | 第20-24页 |
3.1.1 社会危害性在定罪中的地位及其司法适用 | 第20-22页 |
3.1.2 认定是否存在危险结果是审查本案社会危害性的重心 | 第22-24页 |
3.2 本案中“摆射击摊”行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危险” | 第24-31页 |
3.2.1 抽象危险不需要司法判定之观点不合理 | 第24-26页 |
3.2.2 本案中“摆射击摊”行为不具有抽象危险(客观方面) | 第26-31页 |
第四章 本案对主观认定不正确 | 第31-46页 |
4.1 非法持有枪支罪认识因素的内容 | 第32-35页 |
4.1.1 认识因素中明知的内容初探 | 第32-33页 |
4.1.2 社会危害性认识说与违法性认识说 | 第33-35页 |
4.2 事实认识错误的认定对本案的适用 | 第35-39页 |
4.2.1 事实认识错误与违法性认识错误的界分 | 第35-37页 |
4.2.2 本案法官对行为人认识因素的认定错误 | 第37-39页 |
4.3 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认定对本案的适用 | 第39-46页 |
4.3.1 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在主观认定中的重要性 | 第39-40页 |
4.3.2 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判断方法 | 第40-43页 |
4.3.3 本案行为人不具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