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梁柱的刚性连接 | 第14-16页 |
1.3 节点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17-22页 |
1.4.1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8-20页 |
1.4.2 国内研究成果 | 第20-22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钢框架节点域计算方法研究 | 第23-38页 |
2.1 节点域介绍 | 第23-24页 |
2.2 国内外现行规范条文关于节点域的规定 | 第24-26页 |
2.2.1 美国规范规定 | 第24-25页 |
2.2.2 日本规范规定 | 第25页 |
2.2.3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规定 | 第25-26页 |
2.2.4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X)(送审稿)规定 | 第26页 |
2.2.5 规范设计公式的异同比较 | 第26页 |
2.3 节点域受力分析 | 第26-34页 |
2.3.1 节点域受力分析 | 第26-29页 |
2.3.2 节点域屈服准则 | 第29-30页 |
2.3.3 节点域破坏过程 | 第30-34页 |
2.4 最大弹性受弯承载力修订建议式的理论推导 | 第34-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已有试验的节点域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38-52页 |
3.1 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8-41页 |
3.1.1 概述 | 第38-39页 |
3.1.2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 | 第39-40页 |
3.1.3 非线性分析 | 第40页 |
3.1.4 屈服准则 | 第40-41页 |
3.2 已有 H 形钢梁与 H 形钢柱连接节点试验的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41-51页 |
3.2.1 试验概述 | 第41-43页 |
3.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3-47页 |
3.2.3 有限元模型验证结果 | 第47-5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有限元分析及规范设计式计算对比 | 第52-74页 |
4.1 概述 | 第52页 |
4.2 已有试验的节点域承载力有限元分析及规范设计式计算对比 | 第52-53页 |
4.3 算例有限元承载力参数分析及规范设计式计算对比 | 第53-73页 |
4.3.1 有限元模型建立前的算例设计 | 第53页 |
4.3.2 算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3-56页 |
4.3.3 算例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及规范设计式计算对比 | 第56-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