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混凝土结构修补中的相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混凝土结构修补概述第11-15页
        1.2.1 混凝土结构修补材料的性能要求第11-14页
        1.2.2 国内外混凝土结构修补相容性研究的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5-16页
    1.4 研究方案及内容第16-18页
        1.4.1 几何相容性第16-17页
        1.4.2 力学相容性第17页
        1.4.3 电化学相容性第17-18页
第2章 实验原材料和实验方法第18-25页
    2.1 实验原材料第18-19页
        2.1.1 水泥第18页
        2.1.2 砂子和卵石第18页
        2.1.3 减水剂第18页
        2.1.4 环氧树脂稀释剂和固化剂第18-19页
        2.1.5 粉煤灰第19页
        2.1.6 聚合物乳液第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5页
        2.2.1 几何相容性实验第19-20页
        2.2.2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第20-21页
        2.2.3 水泥砂浆强度测试第21-22页
        2.2.4 环氧树脂及砂浆的强度测试第22-23页
        2.2.5 环氧树脂内部应力试验第23页
        2.2.6 钢筋腐蚀实验第23-25页
第3章 水泥基修补材料几何相容性第25-35页
    3.1 水泥基材料几何相容性机理分析第25-27页
    3.2 收缩开裂的力学分析第27-34页
        3.2.1 修补材料内部水平最大拉应力推导第27-30页
        3.2.2 影响修补材料内水平最大收缩应力的参数分析第30-34页
    3.3 实际工程中影响因素第34-35页
第4章 环氧砂浆的几何相容性第35-58页
    4.1 环氧砂浆脱粘和开裂的机理第35-37页
    4.2 力学分析第37-47页
        4.2.1 破坏准则第37页
        4.2.2 界面温度应力分析第37-41页
        4.2.3 界面温度应力的参数分析第41-45页
        4.2.4 力学模型的应用举例第45-47页
    4.3 实验研究第47-57页
        4.3.1 方案设计第47-50页
        4.3.2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50-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混凝土结构修补中的力学相容性第58-76页
    5.1 轴心受力组合试件的力学相容性第58-69页
        5.1.1 简化计算分析第58-59页
        5.1.2 实验研究第59-63页
        5.1.3 考虑截面刚度偏心的应力分析第63-67页
        5.1.4 有限元分析第67-69页
    5.2 弯剪作用下弹性模量对组合试件力学相容性的影响第69-72页
        5.2.1 实验研究第69-72页
    5.3 徐变对轴心受力修补构件力学相容性的影响第72-74页
        5.3.1 徐变导致力学不相容机理分析第72页
        5.3.2 水泥基材料的徐变规律第72-73页
        5.3.3 徐变引起的组合截面应力重分布计算第73-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6章 混凝土结构修补中的电化学相容性第76-86页
    6.1 钢筋锈蚀概述第76-79页
        6.1.1 电化学腐蚀的基本概念第76-77页
        6.1.2 钢筋腐蚀过程的极化曲线第77页
        6.1.3 用 Evans 极化图表示影响腐蚀电流的因素第77-78页
        6.1.4 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机理第78页
        6.1.5 溶解氧浓度对钢筋腐蚀速度的影响第78页
        6.1.6 氯离子浓度对钢筋腐蚀速度的影响第78-79页
    6.2 结构局部修补中电化学不相容性机理分析第79-81页
        6.2.1 修补区和原混凝土区的钢筋均处于钝化状态第80-81页
        6.2.2 钢筋原混凝土区的处于活化状态,修补区钝化状态第81页
        6.2.3 原混凝土区和修补区的钢筋均处于活化状态第81页
    6.3 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修补的电化学不相容性实验第81-85页
        6.3.1 实验方案第82页
        6.3.2 实验步骤第82-83页
        6.3.3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83-85页
    6.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7章 混凝土结构修补指导建议第86-95页
    7.1 混凝土结构修补的基本思路第86-87页
    7.2 修补材料的基本特性第87-90页
        7.2.1 水泥基修补材料第88-89页
        7.2.2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第89页
        7.2.3 高分子材料第89-90页
    7.3 修补材料的选择第90-93页
        7.3.1 力学修补对材料性能的要求第90-92页
        7.3.2 非力学修补对材料性能的要求第92-93页
    7.4 表面处理第93-95页
结论与展望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乙烯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域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