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基于Arduino的岳阳楼虚拟空间设计及其体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1.1 课题来源第8页
        1.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内外关于传统楼阁空间的研究第10-11页
        1.2.2 国内外关于传统建筑数字化保护的研究第11-13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6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案第15-16页
第2章 岳阳楼的空间构成及其文化意蕴第16-28页
    2.1 岳阳楼的建筑空间要素第16-19页
        2.1.1 岳阳楼的建筑构件要素第16-17页
        2.1.2 岳阳楼的艺术装饰部件要素第17-19页
        2.1.3 岳阳楼的群组建筑构成要素第19页
    2.2 岳阳楼的地理空间要素第19-21页
        2.2.1 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第20-21页
        2.2.2 古城岳阳的人文环境第21页
    2.3 岳阳楼的人文空间要素第21-26页
        2.3.1 朝代更替与岳阳楼风格的发展第21-24页
        2.3.2 历史兴衰与岳阳楼诗文的创作第24-26页
    2.4 岳阳楼文化意蕴的审美分析第26-27页
        2.4.1 先忧后乐的审美文化第26-27页
        2.4.2 天人合一的审美文化第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基于Arduino的岳阳楼虚拟空间设计第28-45页
    3.1 岳阳楼虚拟空间的设计第28-32页
        3.1.1 岳阳楼沙盘的设计第28-30页
        3.1.2 岳阳楼虚拟场景的设计第30-32页
    3.2 岳阳楼虚拟空间的交互设计第32-35页
        3.2.1 基于Track IR头瞄的用户视角的交互设计第32-34页
        3.2.2 Arduino传感器与虚拟场景的交互设计第34-35页
    3.3 岳阳楼空间展示的关键技术第35-41页
        3.3.1 基于Arduino的沙盘中环境信息的获取与传输第35-37页
        3.3.2 基于TrackIR的用户视角控制第37-38页
        3.3.3 基于边缘检测的场景水墨渲染的实现第38-41页
    3.4 岳阳楼虚拟空间设计的实现流程第41-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基于Arduino的岳阳楼虚拟空间设计用户体验分析第45-60页
    4.1 岳阳楼虚拟空间的用户体验模型第45-49页
        4.1.1 岳阳楼虚拟空间设计的感官体验第45-47页
        4.1.2 岳阳楼虚拟空间设计的交互体验第47-48页
        4.1.3 岳阳楼虚拟空间设计的认知体验第48-49页
    4.2 岳阳楼虚拟空间的用户体验模型权重的设定和测试评估第49-57页
        4.2.1 岳阳楼虚拟空间的用户体验模型权重系数的设定第49-52页
        4.2.2 岳阳楼虚拟空间的用户体验测试评估第52-56页
        4.2.3 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第56-57页
    4.3 岳阳楼虚拟空间设计的实用价值第57-59页
        4.3.1 岳阳楼空间文化多感知方式的探索第57-58页
        4.3.2 基于数字媒体岳阳楼空间文化学习方式的探索第58页
        4.3.3 中国传统楼阁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方式的探索第58-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65-66页
附录1 岳阳楼虚拟空间用户体验打分第66-68页
附录2 RI 随机一致性指标表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习困难儿童的视空间工作记忆更新任务研究
下一篇:井冈山时期(1927.10-1930.2)革命文献及历史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