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1.1 白星花金龟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1.1 白星花金龟的分类地位及分布 | 第11页 |
1.1.2 白星花金龟的形态特征 | 第11-12页 |
1.1.3 白星花金龟的发生规律 | 第12-13页 |
1.1.4 白星花金龟的习性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1.1.5 白星花金龟的资源化利用 | 第14-15页 |
1.1.6 白星花金龟的综合防治 | 第15-16页 |
1.2 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2.1 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 | 第16-17页 |
1.2.2 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技术 | 第17-19页 |
1.2.3 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19-20页 |
1.3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 第20-21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23-24页 |
2.1.1 供试虫源 | 第23页 |
2.1.2 培养基及其制作 | 第23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4-29页 |
2.2.1 白星花金龟的形态特征 | 第24页 |
2.2.2 白星花金龟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第24-25页 |
2.2.3 白星花金龟幼虫取食玉米秸秆的研究 | 第25-26页 |
2.2.4 白星花金龟幼虫资源成分分析及评价 | 第26-28页 |
2.2.5 白星花金龟幼虫肠道细菌研究 | 第28-29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9页 |
3.1 白星花金龟的形态特征 | 第30-31页 |
3.2 白星花金龟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第31-36页 |
3.2.1 年生活史 | 第31-32页 |
3.2.2 白星花金龟的生活习性 | 第32-33页 |
3.2.3 白星花金龟幼虫虫龄及龄期 | 第33-34页 |
3.2.4 土壤含水量对白星花金龟成虫产卵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5 土壤含水量对白星花金龟卵的孵化影响 | 第35-36页 |
3.3 白星花金龟幼虫取食玉米秸秆的研究 | 第36-41页 |
3.3.1 玉米秸秆最佳腐解时间 | 第36-37页 |
3.3.2 温度对白星花金龟幼虫取食玉米秸秆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3 不同龄期幼虫取食玉米秸秆的比较 | 第38-40页 |
3.3.4 白星花金龟幼虫密度的确定 | 第40-41页 |
3.4 白星花金龟幼虫资源成分分析 | 第41-44页 |
3.4.1 白星花金龟幼虫含水量 | 第41页 |
3.4.2 白星花金龟幼虫主要营养成分 | 第41页 |
3.4.3 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比值 | 第41-42页 |
3.4.4 氨基酸含量 | 第42-43页 |
3.4.5 氨基酸的评价 | 第43页 |
3.4.6 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粪成分测定与评价 | 第43-44页 |
3.5 白星花金龟幼虫肠道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44-49页 |
3.5.1 生理生化常规鉴定研究 | 第44-46页 |
3.5.2 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 第46页 |
3.5.3 白星花金龟幼虫肠道细菌分子鉴定结果 | 第46-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4.1 白星花金龟主要生物学特性 | 第49页 |
4.2 白星花金龟幼虫取食玉米秸秆的研究 | 第49-50页 |
4.3 白星花金龟资源价值评价 | 第50-51页 |
4.4 白星花金龟幼虫肠道细菌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5页 |
5.1 白星花金龟的形态特征 | 第52页 |
5.2 白星花金龟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第52-53页 |
5.3 白星花金龟幼虫取食玉米秸秆 | 第53页 |
5.4 白星花金龟幼虫资源成分 | 第53页 |
5.5 白星花金龟幼虫肠道细菌 | 第53-55页 |
附件 (白星花金龟幼虫肠道细菌DNA序列)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