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1 前言 | 第12-24页 |
|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2页 |
| 1.2.1 植物成花机理及花发育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 1.2.2 FT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 1.3 研究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 1.4 总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9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24-26页 |
| 2.1.1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 2.1.2 供试菌株及载体 | 第24页 |
| 2.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24-25页 |
| 2.1.4 供试软件 | 第25页 |
| 2.1.5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5页 |
| 2.1.6 引物 | 第25-26页 |
| 2.2 试验方法 | 第26-39页 |
| 2.2.1 洋葱总R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 2.2.2 cDNA模板的合成 | 第27-28页 |
| 2.2.3 引物设计与保守区的克隆 | 第28-31页 |
| 2.2.4 FT的3’末端序列的扩增 | 第31-33页 |
| 2.2.5 FT的5’末端序列的扩增 | 第33-36页 |
| 2.2.6 洋葱FT基因开放读码框的克隆方法 | 第36页 |
| 2.2.7 FT基因DNA的克隆 | 第36-37页 |
| 2.2.8 洋葱FT基因的时空表达 | 第37-38页 |
| 2.2.9 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8-3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4页 |
| 3.1 洋葱总RNA的提取 | 第39页 |
| 3.2 cDNA模板的合成 | 第39-40页 |
| 3.3 洋葱FT全长基因的克隆 | 第40-42页 |
| 3.4 洋葱4个FT基因的比对 | 第42-46页 |
| 3.5 洋葱FT同源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6-48页 |
| 3.5.1 洋葱AcFT1、AcFT2与AcFT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6-47页 |
| 3.5.2 洋葱AcLF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7-48页 |
| 3.6 洋葱FT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48-50页 |
| 3.7 洋葱FT同源基因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50-51页 |
| 3.8 洋葱AcFTl与AcLFT基因组DNA的克隆 | 第51-52页 |
| 3.9 洋葱AcFTl与AcLFT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52-54页 |
| 4 讨论 | 第54-57页 |
| 4.1 关于洋葱总RNA的提取 | 第54页 |
| 4.2 关于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4-55页 |
| 4.3 关于洋葱FT基因的实时表达分析 | 第55页 |
| 4.4 洋葱FT基因功能的探讨 | 第55-57页 |
| 5 结论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 附录 | 第66-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