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初中生学习倦怠特点研究--以寻甸县回族、汉族初中生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1 绪论第10-23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第11-18页
        1.2.1 学习倦怠概念研究第11-12页
        1.2.2 学习倦怠的结构研究与测量第12-13页
        1.2.3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3页
        1.2.4 初中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第13-18页
    1.3 研究设计第18-2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3.2 研究工具第20-21页
        1.3.3 研究假设第21页
        1.3.4 研究内容第21页
        1.3.5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1-23页
2.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研究结果第23-41页
    2.1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现状第23页
    2.2 初中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表现出的特点第23-37页
        2.2.1 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23-24页
        2.2.2 年级不同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24-26页
        2.2.3 不同自评学习成绩的初中生的学习倦怠特点第26-27页
        2.2.4 是否班干部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27-28页
        2.2.5 不同户口类型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28-29页
        2.2.6 不同学校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29页
        2.2.7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民族差异研究第29-30页
        2.2.8 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30-31页
        2.2.9 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31-33页
        2.2.10 不同父亲职业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33-34页
        2.2.11 不同母亲职业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34-35页
        2.2.12 父母信仰不同宗教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35-36页
        2.2.13 不同家庭经济收入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36-37页
    2.3 初中学习倦怠在外因变量上表现的特点第37-41页
        2.3.1 班风不同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37-38页
        2.3.2 学生自评教师教学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38-41页
3.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41-55页
    3.1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现状第41-42页
    3.2 初中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表现出的特点第42-50页
        3.2.1 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分析与讨论第42-43页
        3.2.2 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的分析与讨论第43页
        3.2.3 不同自评成绩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的分析讨论第43-44页
        3.2.4 是否班干部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分析讨论第44-45页
        3.2.5 不同户口类型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第45-46页
        3.2.6 不同学校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的分析与讨论第46页
        3.2.7 不同父亲文化水平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的分析与讨论第46-47页
        3.2.8 母亲文化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的讨论与分析第47-48页
        3.2.9 不同父亲职业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的分析与讨论第48页
        3.2.10 不同母亲职业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的分析与讨论第48-49页
        3.2.11 不同家庭经济收入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的分析与讨论第49-50页
    3.3 初中生学习倦怠在外因变量上表现出的特点第50-51页
        3.3.1 班风不同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的分析与讨论第50页
        3.3.2 教师教学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学习倦怠特点的分析与讨论第50-51页
    3.4 初中生学习倦怠特点在民族及父母宗教信仰上的特点的分析与讨论第51-53页
    3.5 结论第53-55页
        3.5.1 初中生总体学习倦怠现状第53页
        3.5.2 初中生学习倦怠状况的人口学变量上表现的特点第53页
        3.5.3 寻甸初中生学习倦怠在外部影响因素上表现的特点第53-55页
4. 回族、汉族初中生学习倦怠的个案研究第55-65页
    4.1 个案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55页
    4.2 访谈提纲的设计第55页
    4.3 个案研究具体资料第55-61页
    4.4 对学习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的分析与讨论第61-64页
        4.4.1 有关汉族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第61页
        4.4.2 有关回族初中生的影响因素第61-62页
        4.4.3 低学习倦怠感的的影响因素第62-63页
        4.4.4 高学习倦怠感的影响因素第63-64页
        4.4.5 回、汉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第64页
    4.5 个案研究的结论第64-65页
5. 对策与建议第65-69页
    5.1 建议第65-69页
        5.1.1 从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教育建议第65-66页
        5.1.2 从影响因素方面提出的教育建议第66-67页
        5.1.3 从民族和宗教的角度提出的教育教学建议第67-69页
6 研究存在的不足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录第73-77页
    附录一:初中生学习倦怠调查问卷第73-76页
    附录二:学生访谈提纲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审美观念的流变
下一篇:中国员工工作—家庭促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工作满意感和生活满意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