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不同栽培模式对免耕马铃薯农艺性状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1 免耕覆盖的研究发展概况第12-13页
        1.1.1 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第12页
        1.1.2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第12页
        1.1.3 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第12-13页
    1.2 免耕马铃薯覆盖栽培技术发展现状第13-15页
        1.2.1 免耕马铃薯覆盖栽培技术现状第13-14页
        1.2.2 免耕马铃薯覆盖栽培技术原理第14页
        1.2.3 免耕马铃薯覆盖栽培技术要点第14-15页
    1.3 免耕马铃薯覆盖栽培技术优势特点第15-16页
    1.4 国内外免耕马铃薯栽培的发展现状第16-17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2.1 供试品种第18页
    2.2 试验用地第18页
    2.3 试验设计及技术路线第18-19页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9-21页
        2.4.1 马铃薯株高的测定第19页
        2.4.2 马铃薯出苗率的测定第19页
        2.4.3 马铃薯冠幅、主茎粗、分枝数、叶片数的测定第19-20页
        2.4.4 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测定第20页
        2.4.5 马铃薯光合速率的测定第20页
        2.4.6 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测定第20-2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1-28页
    3.1 不同栽培模式对免耕马铃薯的农艺性状的影响第21-22页
        3.1.1 不同栽培模式对生育期及出苗率的影响第21页
        3.1.2 不同栽培模式对株高的影响第21-22页
        3.1.3 不同栽培模式对植株形态的影响第22页
    3.2 不同栽培模式对免耕马铃薯土壤性状的影响第22-25页
        3.2.1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全氮的影响第22-23页
        3.2.2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第23-24页
        3.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第24-25页
        3.2.4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25页
    3.3 不同栽培模式对免耕马铃薯光合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第25-27页
        3.3.1 不同栽培模式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25-26页
        3.3.2 不同栽培模式对经济性状的影响第26-27页
    3.4 不同栽培模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第27-28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28-32页
    4.1 不同栽培模式对免耕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第28页
    4.2 不同栽培模式对免耕马铃薯土壤养分的影响第28页
    4.3 不同栽培模式对免耕马铃薯净光合速率、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第28-29页
    4.4 不同栽培模式对免耕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第29页
    4.5 发展免耕马铃薯覆盖栽培模式的建议第29-32页
        4.5.1 不断加大宣传扶持力度,合理规划马铃薯种植布局第29页
        4.5.2 加强相关配套技术研究,不断挖掘马铃薯增产潜力第29-30页
        4.5.3 以规模化生产为重点,提升服务水平第30页
        4.5.4 提高区域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6页
致谢第36-37页
作者简介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天诱变对夏枯草SP1代生物学特性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影响
下一篇:鲜食糯玉米种性品质及其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