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国内外物流园区生态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外物流园区生态化影响因素指标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2.3 熵与生态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2章 物流园区生态演化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 第23-30页 |
2.1 熵理论 | 第23-24页 |
2.2 物流园区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2.2.1 物流园区的内涵 | 第24-25页 |
2.2.2 物流园区的功能 | 第25-26页 |
2.2.3 物流园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6-27页 |
2.3 生态学理论 | 第27-30页 |
2.3.1 工业生态学 | 第27-28页 |
2.3.2 生态工业园 | 第28-30页 |
第3章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机理分析 | 第30-37页 |
3.1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内涵、构成及特征 | 第30-32页 |
3.1.1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内涵 | 第30页 |
3.1.2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构成 | 第30-31页 |
3.1.3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 第31-32页 |
3.2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规律 | 第32-33页 |
3.3 物流园区生态化系统形成机理 | 第33-35页 |
3.3.1 开放性和非平衡性是物流园区生态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33-34页 |
3.3.2 非线性是物流园区生态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 第34页 |
3.3.3 随机涨落是物流园区生态发展的外在动力机制 | 第34-35页 |
3.4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的熵流分析 | 第35-37页 |
3.4.1 物流园区生态熵的内涵 | 第35-36页 |
3.4.2 物流园区生态系统熵流分析 | 第36-37页 |
第4章 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第37-54页 |
4.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构建流程 | 第37-38页 |
4.1.1 设计原则 | 第37页 |
4.1.2 构建流程 | 第37-38页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8-45页 |
4.2.1 评价指标初设 | 第38-39页 |
4.2.2 问卷调查 | 第39-41页 |
4.2.3 指标筛选 | 第41-45页 |
4.3 指标的确定与说明 | 第45-48页 |
4.3.1 指标的确定 | 第45-46页 |
4.3.2 指标的说明 | 第46-48页 |
4.4 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第48-54页 |
4.4.1 确定指标客观权重的方法 | 第48-50页 |
4.4.2 指标客观相对权重的确定 | 第50-54页 |
第5章 物流园区生态发展方向判别应用实例 | 第54-64页 |
5.1 H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现状 | 第54-55页 |
5.2 H 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判别模型与过程 | 第55-60页 |
5.2.1 判别模型 | 第55-58页 |
5.2.2 判别过程 | 第58-60页 |
5.3 判别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5.4 管理建议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4-68页 |
1.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2.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73-74页 |
附录 B 物流园区生态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第74-76页 |
附录 C 物流园区生态化发展影响因素权重调查问卷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