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2.1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2 利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2.3 金融 CGE 模型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2.4 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 本文创新点及存在不足 | 第21-22页 |
1.4.1 主要创新点 | 第21页 |
1.4.2 文章不足与展望 | 第21-22页 |
第2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国外改革经验 | 第22-28页 |
2.1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22-26页 |
2.1.1 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1979-1990) | 第22-23页 |
2.1.2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改造(1986-2007) | 第23-24页 |
2.1.3 放开债券利率市场管制(1991-1999) | 第24页 |
2.1.4 推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1996 至今) | 第24-26页 |
2.2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 | 第26-27页 |
2.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利率市场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分析 | 第28-35页 |
3.1 利率市场化促进实际利率上升 | 第28-33页 |
3.1.1 存款利率管制与实际利率 | 第30-31页 |
3.1.2 利率市场化影响实际利率的国际数据观察 | 第31-33页 |
3.2 信贷歧视消除 | 第33-34页 |
3.3 金融部门服务增效 | 第34页 |
3.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模型构建及模拟场景设定 | 第35-43页 |
4.1 中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基本框架 | 第35-37页 |
4.2 信贷歧视模块设定 | 第37-41页 |
4.2.1 行业间信贷歧视存在的实证检验 | 第38-40页 |
4.2.2 信贷歧视方程 | 第40-41页 |
4.3 模拟场景的设定 | 第41-42页 |
4.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经济效应的一般均衡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5.1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投资效应 | 第43-45页 |
5.2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 | 第45-46页 |
5.3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产业结构效应 | 第46-48页 |
5.4 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