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综合材料介入绘画的艺术创作 | 第11-27页 |
一、 综合材料绘画的表现方法及其特征 | 第11-20页 |
(一) 综合材料绘画的总体形态 | 第11-12页 |
(二) 绘画中综合材料的实验性 | 第12-14页 |
(三) 综合材料绘画的作品赏析 | 第14-20页 |
二、 综合材料介入水彩的发展及模式 | 第20-23页 |
(一) 科技发展为两者结合具备可行性的物质基础 | 第20-21页 |
(二) 现代艺术对水彩与材料结合构成了思想导向 | 第21-22页 |
(三) 社会意识形态构成水彩画多元发展走向趋势 | 第22页 |
(四) 水彩思想深度与综合材料自由表现融汇贯通 | 第22-23页 |
三、 水彩画与综合材料的共融与同创 | 第23-25页 |
(一) 保持水彩画创作的传统基本模式 | 第23页 |
(二) 材料尊重水彩特质表现思想观念 | 第23-24页 |
(三) 发挥水彩极度兼容性,包罗衔接材料物质性 | 第24页 |
(四) 加深画面精神感受“唯物”“唯心”完美结合 | 第24-25页 |
四、 材料介入水彩的作品赏析 | 第25-27页 |
(一) 王肇民 | 第25-26页 |
(二) 黄增炎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精神体现与审美价值 | 第27-40页 |
一、 水彩创作中精神情感与材料结合的基本规律 | 第27-28页 |
(一) 情感的升华丰富了创作本源的表现形式 | 第27页 |
(二) 由媒材探究水彩创作与其心灵产生共鸣 | 第27页 |
(三) 深造画面思想括宽精神实相与创新自由 | 第27-28页 |
二、 综合材料对水彩创作的审美价值分析 | 第28-30页 |
(一) 材料可追求具体物像之外的精神构造,作者也可借材料抒发情感塑造画面 | 第28页 |
(二) 不同精神情感的蕴育,传递不同的画面韵律 | 第28-29页 |
(三) 材料运用的创新,目的不在重塑水彩审美 | 第29-30页 |
(四) 保留传统审美又跟进现代创新精神 | 第30页 |
三、 材料承载精神的水彩画家赏析 | 第30-40页 |
(一) 唐· 法雷尔:英 | 第30-32页 |
(二) 陈桂芝 | 第32-35页 |
(三) 怀斯 | 第35-38页 |
(四) 杨培江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材料介入水彩画结合自身谈创作 | 第40-45页 |
一、 “灵心慧性”顺应心性的主观意识 | 第40-42页 |
(一) 创作主体心理的实验性 | 第40-41页 |
(二) 从心理实验上升艺术实践 | 第41-42页 |
二、 材料介入创作的客观探索情况 | 第42-45页 |
(一) 学术背景形成的语言载体 | 第42页 |
(二) 材料多样性产生情感寄托 | 第42-43页 |
(三) 我在水彩画创作综合材料的介入作品分析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