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3页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9-11页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1-13页
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背景分析第13-19页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理论来源第13-16页
        (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价值观是其理论基石第13-14页
        (二) 毛泽东人民主体价值观是其直接来源第14-16页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实践基础第16-19页
        (一) 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逻辑第16-17页
        (二) 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高度概括第17-19页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第19-32页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价值主体第19-22页
        (一) 邓小平提出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第19-20页
        (二) 江泽民强调要尊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进程的主体第20-21页
        (三) 胡锦涛提出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21-22页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第22-25页
        (一) “人民利益至上”第22-23页
        (二) “为人们谋利益”第23-24页
        (三)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24-25页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评价标准第25-28页
        (一) “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评价标准第25-26页
        (二) “三个代表”是价值评价标准的进一步深化第26-27页
        (三) “科学发展观”是价值评价标准的新发展第27-28页
    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价值目标第28-32页
        (一) 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第28-29页
        (二) 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第29-30页
        (三) 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第30-32页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主体价值观的途径和经验第32-40页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主体价值观的途径第32-36页
        (一)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32-33页
        (二) 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33-34页
        (三) 提高主体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第34-35页
        (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35-36页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主体价值观的经验第36-40页
        (一) 坚持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第37-38页
        (二) 把人民主体价值观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第38-39页
        (三)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39-40页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第40-49页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理论价值第40-42页
        (一)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40-41页
        (二) 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41-42页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价值观的现实意义第42-49页
        (一) 指导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第42-44页
        (二) 指导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保障人的各项权益第44-45页
        (三) 指导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45-46页
        (四) 指导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46-49页
参考资料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务工经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有效性探析
下一篇: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重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