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选题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6-26页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局面的复杂 | 第16-19页 |
2.1.1 经济水平低下,经济建设不切合本国实际 | 第16-17页 |
2.1.2 内外环境复杂,经济建设忽视中国特色 | 第17-18页 |
2.1.3 忽视农业发展,经济建设脱离中国国情 | 第18-19页 |
2.2 刘少奇本人理论功底的深厚和工作经历的独特 | 第19-21页 |
2.2.1 理论功底的深厚 | 第19-20页 |
2.2.2 工作经历的独特 | 第20-21页 |
2.3 复杂环境下经济建设工作的展开 | 第21-26页 |
2.3.1 理性分析新中国经济成分构成 | 第22-23页 |
2.3.2 准确判断经济发展问题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第26-30页 |
3.1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探索中基本形成 | 第26-27页 |
3.2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探索中继续深化 | 第27-28页 |
3.3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中中断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刘少奇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 | 第30-44页 |
4.1 坚持将经济建设作为新中国的首要任务来抓 | 第30-31页 |
4.2 坚持国营经济领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 第31-40页 |
4.2.1 充分依靠国营经济 | 第31-32页 |
4.2.2 利用并限制私营经济 | 第32-38页 |
4.2.3 正确引导小农经济 | 第38-40页 |
4.3 坚持农、轻、重工业思路 | 第40-42页 |
4.4 适时完成社会主义过渡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刘少奇经济思想的不足之处与对当代的启示作用 | 第44-50页 |
5.1 经济思想的不足之处 | 第44页 |
5.2 经济思想对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的积极意义 | 第44-50页 |
5.2.1 坚持实事求是,稳步前进的方针 | 第45页 |
5.2.2 不搞主观主义,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第45-46页 |
5.2.3 不断创新,积极探索 | 第46-47页 |
5.2.4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建设的文明成果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