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G网络的果园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1.3.1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果园环境监测系统结构 | 第16-22页 |
2.1 系统概述 | 第16-17页 |
2.2 系统总体结构 | 第17-18页 |
2.3 系统关键技术 | 第18-19页 |
2.3.1 智能采集节点 | 第18页 |
2.3.2 数据采集服务器 | 第18-19页 |
2.3.3 果园环境监测应用系统 | 第19页 |
2.4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 第19-20页 |
2.4.1 4G网络通信 | 第19页 |
2.4.2 异步消息队列 | 第19-20页 |
2.4.3 SpringMVC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3 基于4G网络的智能采集节点 | 第22-32页 |
3.1 应用场景概述 | 第22-23页 |
3.2 智能采集节点总体结构 | 第23-24页 |
3.3 数据解析 | 第24-27页 |
3.3.1 智能采集节点数据包格式 | 第24-25页 |
3.3.2 数据包解析流程 | 第25-27页 |
3.4 预警处理 | 第27-29页 |
3.5 数据传输 | 第29-30页 |
3.5.1 通信协议设计 | 第29-30页 |
3.5.2 数据传输 | 第3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4 基于AIO的数据采集服务器 | 第32-52页 |
4.1 基于AIO的数据采集服务器总体设计 | 第32-34页 |
4.1.1 服务器总体结构 | 第32-33页 |
4.1.2 服务器工作流程 | 第33-34页 |
4.2 网络通信层设计与实现 | 第34-43页 |
4.2.1 异步非阻塞通信 | 第34-35页 |
4.2.2 节点会话连接池 | 第35-37页 |
4.2.3 数据动态缓冲区 | 第37-39页 |
4.2.4 网络通信层实现 | 第39-43页 |
4.3 协议解析层设计与实现 | 第43-46页 |
4.3.1 消息管理 | 第43-45页 |
4.3.2 数据解析 | 第45-46页 |
4.4 业务逻辑层设计与实现 | 第46-48页 |
4.4.1 数据填装 | 第46-48页 |
4.4.2 数据传输 | 第48页 |
4.5 服务器测试 | 第48-50页 |
4.5.1 功能测试 | 第48-49页 |
4.5.2 性能测试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5 果园环境监测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2-78页 |
5.1 系统分析 | 第52-56页 |
5.1.1 系统概述 | 第52页 |
5.1.2 系统功能性需求 | 第52-54页 |
5.1.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第54-55页 |
5.1.4 开发环境介绍 | 第55-56页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6-59页 |
5.2.1 系统架构设计 | 第56-57页 |
5.2.2 数据访问层设计 | 第57-58页 |
5.2.3 业务逻辑层设计 | 第58-59页 |
5.3 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59-62页 |
5.3.1 环境数据查询 | 第60页 |
5.3.2 个人信息管理 | 第60-61页 |
5.3.3 种植咨询 | 第61-62页 |
5.4 Web应用系统 | 第62-71页 |
5.4.1 Web应用功能模块结构 | 第62-63页 |
5.4.2 Web应用主要功能界面 | 第63-71页 |
5.5 APP应用 | 第71-74页 |
5.5.1 APP功能模块结构 | 第71-72页 |
5.5.2 APP主要功能界面 | 第72-74页 |
5.6 系统测试 | 第74-7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总结 | 第78页 |
6.2 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在校期间相关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