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俄国及苏联(1917~1991年)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论文

布哈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5页
第一章 布哈林哲学思想的形成第15-21页
    一、 布哈林哲学思想的形成条件第15-18页
        (一) 布哈林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第15-16页
        (二) 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的广泛传播第16页
        (三) 革命导师列宁对布哈林的影响第16-17页
        (四) 布哈林个人的主观努力第17-18页
    二、 布哈林哲学思想的发展阶段第18-21页
        (一) 1904 年至 1911 年萌芽阶段第18页
        (二) 1911 年至 1921 年初步形成阶段第18-19页
        (三) 1921 年至 1937 年逐步成熟阶段第19-21页
第二章 布哈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第21-36页
    一、 布哈林对唯物史观的发展第21-24页
        (一)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著作中的“新东西”第22-23页
        (二)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第23-24页
        (三) 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第24页
    二、 布哈林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第24-29页
        (一) 平衡论思想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第25-26页
        (二) 《哲学短篇集》——布哈林最后的哲学第26-29页
    三、 布哈林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发展第29-36页
        (一) 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理论上的创新第30-31页
        (二) 布哈林对过渡时期理论的发展第31-33页
        (三) 布哈林对新经济政策的发展第33-36页
第三章 布哈林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第36-41页
    一、 先进科学理论的形成给当代的启示第36-37页
    二、 布哈林的平衡论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第37-39页
    三、 布哈林的帝国主义理论对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现实意义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女性解放思想
下一篇:中国翻译家的地理分布研究:从1840到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