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13-14页 |
1.4 论文特色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财务风险理论概述 | 第15-19页 |
2.1 财务风险含义 | 第15页 |
2.2 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2.2.1 财务指标估测 | 第15页 |
2.2.2 概率估计法 | 第15-16页 |
2.2.3 财务诊断法 | 第16-17页 |
2.3 内部控制理论 | 第17-19页 |
第3章 A证券公司财务风险识别与成因 | 第19-35页 |
3.1 A证券公司基本状况 | 第19页 |
3.2 A证券公司主要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 第19-20页 |
3.2.1 针对资产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 第19-20页 |
3.2.2 针对经营增长性风险的防范 | 第20页 |
3.2.3 针对信用风险的防范 | 第20页 |
3.3 A证券公司财务状况 | 第20-25页 |
3.3.1 A证券公司的资产分析 | 第20-21页 |
3.3.2 A证券公司的利润分析 | 第21-24页 |
3.3.3 A证券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 | 第24-25页 |
3.4 A证券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 第25-31页 |
3.4.1 盈利能力 | 第25-29页 |
3.4.2 筹资能力 | 第29页 |
3.4.3 投资能力 | 第29-30页 |
3.4.4 利润分配能力 | 第30页 |
3.4.5 成本管理能力 | 第30-31页 |
3.5 A证券公司的财务成因分析 | 第31-35页 |
3.5.1 外部成因 | 第31-33页 |
3.5.2 内部成因 | 第33-35页 |
第4章 A证券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指标分析 | 第35-47页 |
4.1 证监会财务风险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 第35-40页 |
4.1.1 流动性分析 | 第35-37页 |
4.1.2 自营风险分析 | 第37-38页 |
4.1.3 公司杠杆分析 | 第38-39页 |
4.1.4 风险覆盖类指标 | 第39-40页 |
4.2 基于Z分数模型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的同业比较 | 第40-44页 |
4.2.1 研究模型选择 | 第40-41页 |
4.2.2 Z分数模型计算及分析 | 第41-44页 |
4.3 A证券公司财务风险总结 | 第44-47页 |
4.3.1 盈利结构比重失衡 | 第44-46页 |
4.3.2 债务结构不够稳定 | 第46页 |
4.3.3 资产规模偏小 | 第46页 |
4.3.4 自营业务风险加剧 | 第46-47页 |
第5章 A证券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第47-50页 |
5.1 风险管理整体战略 | 第47-48页 |
5.1.1 构建符合COSO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 第47-48页 |
5.1.2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战略 | 第48页 |
5.2 增强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 第48-49页 |
5.2.1 优化资本结构 | 第48页 |
5.2.2 增加资产规模 | 第48-49页 |
5.3 提高盈利与流动性管理能力 | 第49-50页 |
5.3.1 平衡盈利结构 | 第49页 |
5.3.2 建立谨慎的流动性管理方式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