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危害性概念在我国刑法制度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2章 社会危害性概述 | 第13-17页 |
2.1 社会危害性概念的功能 | 第13-15页 |
2.1.1 识别犯罪界限 | 第13-14页 |
2.1.2 决定量刑轻重 | 第14-15页 |
2.2 社会危害性概念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 第15-17页 |
第3章 社会危害性概念存在的问题 | 第17-27页 |
3.1 循环论证 | 第17-18页 |
3.2 概念模糊 | 第18页 |
3.3 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7页 |
3.3.1 社会危害性概念在立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3.3.2 社会危害性概念在司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7页 |
第4章 改进社会危害性概念的思路 | 第27-30页 |
4.1 对社会危害性概念的规范化 | 第27页 |
4.2 限缩社会危害性在入罪方面的功能 | 第27-28页 |
4.3 修改部分罪名的社会危害性认定标准 | 第28页 |
4.4 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规范 | 第28-30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