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7-10页 |
1.1 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造型特征 | 第7-10页 |
1.1.1 以西方素描为基础并结合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法成为现代工笔人物画造型的主流 | 第8页 |
1.1.2 现代工笔人物画造型风格多种样式并存是画家自我意识觉醒的结果 | 第8-10页 |
2 现代工笔人物画造型与传统的关系 | 第10-13页 |
2.1 继承了传统的意象造型观念和审美传统 | 第10页 |
2.2 继承了以线造型的传统方法 | 第10-13页 |
3 现代工笔人物画造型对西方绘画的吸收和借鉴 | 第13-15页 |
3.1 西方绘画造型改良了中国近代工笔人物画 | 第13页 |
3.2 西方绘画造型的对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产生了冲击 | 第13-15页 |
3.2.1 西方绘画造型与中国传统的意象造型风格有所冲突 | 第13-14页 |
3.2.2 西方绘画造型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情感表达规范 | 第14-15页 |
4 现代工笔人物画造型的几种常见样式 | 第15-23页 |
4.1 学习西方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 | 第15-16页 |
4.2 学习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造型 | 第16-17页 |
4.3 学习中国民间绘画和民间工艺品的造型并且结合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语言 | 第17-19页 |
4.4 学习日本绘画 | 第19-20页 |
4.5 把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统造型精神在现代情境中进行重新的诠释 | 第20页 |
4.6 以西方的素描入手重塑工笔人物画造型大气宏阔的汉唐气象 | 第20-23页 |
5 现代工笔人物画造型语言多样化的主要原因 | 第23-26页 |
5.1 历史原因 | 第23-24页 |
5.2 现实原因 | 第24-26页 |
5.2.1 社会状况的变化导致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想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 第24页 |
5.2.2 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文化与认知的多元性 | 第24页 |
5.2.3. 社会迅速的发展变化与人的适应性之间的矛盾 | 第24-26页 |
6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后记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