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回声抵消系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2 回声抵消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第10-11页 |
1.3 回声抵消研究的难点 | 第11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回声抵消原理分析 | 第13-18页 |
2.1 回声的产生 | 第13-16页 |
2.1.1 线路回声 | 第13-14页 |
2.1.2 声学回声 | 第14-16页 |
2.2 回声抵消常用的几类方法 | 第16-18页 |
2.2.1 声场环境材料处理 | 第16页 |
2.2.2 回声抑制器 | 第16-17页 |
2.2.3 自适应回声抵消 | 第17-18页 |
第3章 自适应回声抵消算法 | 第18-27页 |
3.1 自适应回声抵消技术的现状 | 第18-19页 |
3.1.1 自适应滤波器 | 第18页 |
3.1.2 自适应滤波器性能 | 第18-19页 |
3.2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 | 第19-25页 |
3.2.1 最小均方算法概述 | 第20-21页 |
3.2.2 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概述 | 第21-23页 |
3.2.3 性能分析 | 第23-24页 |
3.2.4 LMS和NLMS误差分析 | 第24-25页 |
3.3 自适应回声抵消原理 | 第25-27页 |
第4章 空时域滤波的回声抵消算法 | 第27-48页 |
4.1 主从滤波器回声消除 | 第27-32页 |
4.1.1 子带自适应滤波器 | 第29-31页 |
4.1.2 房间冲激响应估计算法 | 第31-32页 |
4.2 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算法 | 第32-39页 |
4.2.1 均匀圆形麦克风阵列模型 | 第32-34页 |
4.2.2 广义互相关函数 | 第34-39页 |
4.3 创新相干干扰零陷加深的波束形成算法 | 第39-43页 |
4.3.1 信号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分解 | 第40-41页 |
4.3.2 估算线性预测系数 | 第41-42页 |
4.3.3 自适应零陷加深 | 第42页 |
4.3.4 仿真实验 | 第42-43页 |
4.4 回声抵消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43-48页 |
4.4.1 声场回声路径模型仿真 | 第44页 |
4.4.2 模拟近端语音 | 第44-45页 |
4.4.3 模拟远端语音 | 第45页 |
4.4.4 模拟近端混合回声信号 | 第45-46页 |
4.4.5 回声抵消仿真分析 | 第46-48页 |
第5章 回声抵消系统在DSP上的实现 | 第48-58页 |
5.1 DSP开发板选型 | 第49页 |
5.2 麦克风阵列结构 | 第49-52页 |
5.3 音频编解码模块 | 第52-53页 |
5.4 上位机控制单元 | 第53页 |
5.5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3-54页 |
5.6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