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一、短线交易归入权概述 | 第11-16页 |
(一) 短线交易归入权的概念 | 第11-13页 |
1、短线交易归入权的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2、短线交易与内幕交易的异同 | 第12-13页 |
(二) 短线交易归入权的特征 | 第13-14页 |
1、规制对象仅限于传统内部人 | 第13页 |
2、交易行为的形式特定 | 第13页 |
3、归责原则严格 | 第13-14页 |
4、规制手段的特殊性 | 第14页 |
(三) 短线交易归入权的历史沿革 | 第14-16页 |
二、短线交易归入权的理论分析 | 第16-19页 |
(一) 短线交易归入权的性质 | 第16-17页 |
(二) 短线交易归入权制度的价值 | 第17-19页 |
1、防范内幕交易 | 第17-18页 |
2、弥补内幕交易制度的不足 | 第18页 |
3、促进公司经营管理 | 第18页 |
4、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与秩序 | 第18-19页 |
三、短线交易归入权的行使 | 第19-26页 |
(一) 短线交易归入权行使的主体 | 第19-21页 |
1、法律规定的主体 | 第19-20页 |
2、我国案例及引出的主体争议 | 第20-21页 |
(二) 短线交易归入权行使的期间 | 第21-22页 |
(三) 短线交易归入权的行使程序 | 第22-24页 |
1、公司作为行使主体的程序 | 第22-23页 |
2、股东派生诉讼程序 | 第23-24页 |
(四) 短线交易收益的计算 | 第24-26页 |
1、交易行为期间的确定 | 第24-25页 |
2、收益的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四、我国短线交易归入权制度之问题与完善 | 第26-30页 |
(一) 短线交易主体范围的界定 | 第26-27页 |
1、关于内部人的关系人 | 第26-27页 |
2、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 | 第27页 |
(二) 短线交易归入权行使主体的界定 | 第27-28页 |
(三)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配套制度 | 第28-29页 |
1、建立股东代表诉讼激励制度 | 第28页 |
2、确立内部人持股报告制度 | 第28-29页 |
(四) 豁免的范围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