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面向QoS的连续临界区无人车协同调度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主要工作第13-14页
    1.4 组织架构第14-15页
2 时空域交通对象建模第15-27页
    2.1 基本交通资源模型第15-18页
        2.1.1 车道模型第15-16页
        2.1.2 临界区模型第16-18页
    2.2 无人车动作与状态统一建模第18-24页
        2.2.1 物理模型扩展第19-20页
        2.2.2 运动模型第20-24页
    2.3 调度管理器I-Agent模型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3 基于预约的连续临界区协同调度机制第27-49页
    3.1 PTW模型及时空域冲突判定第27-31页
        3.1.1 PTW定义和冲突判定第27-29页
        3.1.2 车辆延时时间第29-31页
    3.2 基于预约的无人车调度机制第31-35页
        3.2.1 连续临界区场景描述第31-33页
        3.2.2 协同调度策略与通信机制第33-35页
    3.3 ITS典型行为所需资源的预估计第35-48页
        3.3.1 左转车辆的PTW模型第35-44页
        3.3.2 直行车辆的PTW模型第44-45页
        3.3.3 右转车辆的PTW模型第45-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面向连续临界区的优先级调度算法第49-61页
    4.1 异构车辆优先级定义第49页
    4.2 基于多级队列的动态优先级管理第49-54页
        4.2.1 优先级反转的高优先级无人车堵塞问题第49-51页
        4.2.2 动态优先级管理策略第51-54页
    4.3 连续临界区两级授权判断机制第54-59页
        4.3.1 授权机制的约束条件第54-56页
        4.3.2 优先级调度算法逻辑第56-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5 算法实现与仿真验证第61-81页
    5.1 QoS-CITS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第61-70页
        5.1.1 软件总体框架与整体划分第61-63页
        5.1.2 可配置参数第63-64页
        5.1.3 用户界面设计第64-65页
        5.1.4 核心逻辑第65-70页
    5.2 基于QoS-CITS的实验与分析第70-80页
        5.2.1 典型场景验证第70-75页
        5.2.2 算法效能分析第75-80页
    5.3 本章小结第80-81页
6 总结和展望第81-83页
    6.1 总结第81页
    6.2 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致谢第87-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89-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活动理论框架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
下一篇:基于导向滤波器的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