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食品监管渎职罪概述 | 第15-17页 |
2.1 食品监管渎职罪构成要件 | 第15页 |
2.2 食品监管渎职罪与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之间的区别 | 第15-17页 |
第三章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适用困境 | 第17-24页 |
3.1 相关法律规定存在缺陷 | 第18-19页 |
3.1.1 罪状描述不严谨 | 第18页 |
3.1.2 法定刑配置不合理,刑种单一 | 第18-19页 |
3.2 相关司法认定困难 | 第19-22页 |
3.2.1 责任主体认定困难 | 第19-20页 |
3.2.2 主观过错评价困难 | 第20-21页 |
3.2.3 因果关系评价困难 | 第21页 |
3.2.4 犯罪后果认定困难 | 第21-22页 |
3.3 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缺失 | 第22-24页 |
3.3.1 检察机关缺乏案源和线索获取途径 | 第22页 |
3.3.2 异地检察机关线索移送机制不完善 | 第22-23页 |
3.3.3 检察机关查处工作开展困难 | 第23页 |
3.3.4 检察机关没有合理利用职能权力 | 第23-24页 |
第四章 食品监管渎职犯罪适用问题解决对策 | 第24-29页 |
4.1 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4-25页 |
4.1.1 使用叙明罪状 | 第24页 |
4.1.2 均衡配置法定刑,增设财产刑和资格刑 | 第24-25页 |
4.2 完善刑事责任评价标准 | 第25-27页 |
4.2.1 适用监督过失责任和间接因果关系理论 | 第25-26页 |
4.2.2 “结果犯”转化为“危险犯” | 第26页 |
4.2.3 两高尽早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具体标准 | 第26-27页 |
4.3 完善检察机关工作机制 | 第27-29页 |
4.3.1 建立检察机关同步调查机制 | 第27页 |
4.3.2 完善异地检察机关线索移送机制 | 第27-28页 |
4.3.3 充分发挥和延伸检察职能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