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新型污泥陶粒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27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3页
        1.1.1 课题来源第11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2 污泥的概况及其处置现状第13-21页
        1.2.1 污泥的来源及危害第13-14页
        1.2.2 污泥的处置原则及方法第14-19页
        1.2.3 国内外污泥处置现状第19-21页
    1.3 陶粒的研究进展第21-24页
        1.3.1 陶粒的简介及其应用研究第21-23页
        1.3.2 污泥陶粒的开发研究现状第23-24页
    1.4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5 研究路线第25-26页
    1.6 创新点第26-27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7-33页
    2.1 实验材料、药剂及设备第27-28页
        2.1.1 实验材料来源第27页
        2.1.2 实验药剂及仪器设备第27-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33页
        2.2.1 陶粒的制备流程第28-30页
        2.2.2 陶粒的性能测试第30-32页
        2.2.3 污泥陶粒理化性能的表征第32-33页
3 污泥陶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33-52页
    3.1 原料性质分析第33-36页
        3.1.1 原料的化学组成第34页
        3.1.2 原料的物相组成第34-36页
    3.2 原料配比的确定第36-38页
        3.2.1 原料配比对陶粒颗粒密度的影响第36-37页
        3.2.2 原料配比对盐酸可溶率的影响第37-38页
    3.3 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第38-41页
        3.3.1 预热条件优化第38-39页
        3.3.2 烧结条件优化第39-41页
    3.4 烧结工艺正交试验及其结果分析第41-43页
    3.5 陶粒性能检测第43-47页
        3.5.1 物理性质第43-44页
        3.5.2 物相组成第44-45页
        3.5.3 微观结构第45-46页
        3.5.4 陶粒重金属浸出毒性第46-47页
    3.6 污泥陶粒烧制机理探讨第47-50页
        3.6.1 污泥陶粒膨胀机理探讨第47-49页
        3.6.2 污泥陶粒收缩机理探讨第49-50页
        3.6.3 污泥陶粒烧制过程的表述第50页
    3.7 本章小结第50-52页
4 污泥陶粒处理微污染水应用研究第52-60页
    4.1 实验装置与方法第52-53页
        4.1.1 实验装置第52-53页
        4.1.2 试验方法第53页
        4.1.3 进水水质第53页
    4.2 挂膜阶段第53-56页
        4.2.1 填料挂膜第53-54页
        4.2.2 COD去除效果第54-55页
        4.2.3 出水pH的变化第55页
        4.2.4 氨氮去除效果第55-56页
    4.3 稳定阶段第56-59页
        4.3.1 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6-57页
        4.3.2 不同气水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7-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5 污泥陶粒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应用研究第60-64页
    5.1 实际生活污水来源第60页
    5.2 陶粒装置对实际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第60-62页
    5.3 两级反应器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第62-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6 效益分析第64-67页
    6.1 经济效益分析第64-65页
    6.2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第65-66页
    6.3 应用前景分析第66-67页
7 结论第67-69页
    7.1 主要结论第67-68页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厌氧消化污泥中回收磷—蓝铁矿形成机制初探
下一篇:新型裂解炉低NOx燃烧器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