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现金流量的管理 | 第10-11页 |
1.2.2 现金流量与财务管理 | 第11-12页 |
1.2.3 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防范 | 第12-13页 |
1.2.4 企业现金流量控制的对策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企业现金流量管控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1 现金流量 | 第16页 |
2.2 现金流量控制 | 第16-19页 |
2.2.1 现金流量控制理论回顾 | 第16-17页 |
2.2.3 现金流量控制的要求 | 第17-19页 |
3 新民煤矿安全系统集成概况 | 第19-30页 |
3.1 某科技公司与新民煤矿简介 | 第19-20页 |
3.1.1 某科技公司 | 第19页 |
3.1.2 新民煤矿 | 第19-20页 |
3.2 新民煤矿安全系统项目简介 | 第20-29页 |
3.2.1 项目简介 | 第20-21页 |
3.2.2 人员定位和无线通信系统 | 第21-22页 |
3.2.3 瓦斯监测系统 | 第22-24页 |
3.2.4 光纤环网系统 | 第24页 |
3.2.5 井下网络系统 | 第24-25页 |
3.2.6 视频监控系统 | 第25-26页 |
3.2.7 大屏显示系统 | 第26-27页 |
3.2.8 有线调度系统 | 第27-29页 |
3.2.9 新民煤矿安全系统项目集成 | 第29页 |
3.3 小结 | 第29-30页 |
4 新民煤矿安全系统集成阶段现金流量控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0-44页 |
4.1 某科技公司现金流量控制现状 | 第30-35页 |
4.2 新民煤矿安全系统集成阶段现金流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42页 |
(一)现金流管理控制简单 | 第35-37页 |
(二)现金流量管理责任不明,考核缺失 | 第37-39页 |
(三)现金流管理方法不当,无预警机制 | 第39-40页 |
(四)应收账款回收滞后,周转效率低 | 第40-42页 |
4.3 新民煤矿安全系统集成阶段现金流量控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2-43页 |
(一)政府规范制度的因素 | 第42页 |
(二)研究成果匮乏,缺少对企业有效指引 | 第42页 |
(三)企业高管的管理控制观念 | 第42页 |
(四)企业内部制度与执行力 | 第42-43页 |
(五)企业缺少控制责任追责机制,缺少对控制结果的奖罚体系 | 第43页 |
4.4 小结 | 第43-44页 |
5 新民煤矿安全系统集成阶段现金流量控制改进措施 | 第44-57页 |
5.1 企业现金流管控的关键点 | 第44-46页 |
5.1.1 调整“销售收入的实际增长率” | 第44页 |
5.1.2 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有效管理 | 第44-45页 |
5.1.3 制定月度或季度报表,及时监测企业现金流 | 第45-46页 |
5.2 新民煤矿安全系统集成阶段现金流量控制措施 | 第46-56页 |
5.2.1 现金流量管理,并建立现金流量控制体系 | 第46-47页 |
5.2.2 建立现金流管理的预警机制,强化现金流管理的预算管理 | 第47-51页 |
5.2.3 现金流管理的动态管控和调整,提高企业现金流量的周转效率 | 第51-52页 |
5.2.4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 | 第52-55页 |
5.2.5 明确现金流管理责任,制定考核体系 | 第55-56页 |
5.3 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与尚待研究问题 | 第57-5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7页 |
6.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