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6页 |
1.2.1 风荷载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2.2 空间结构铸钢节点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复杂空间结构数值风洞模拟分析 | 第18-32页 |
2.1 流体流动控制方程 | 第18-19页 |
2.2 湍流模型 | 第19-21页 |
2.3 数值模拟求解方法 | 第21-22页 |
2.4 网格划分 | 第22页 |
2.5 边界条件 | 第22-23页 |
2.6 风洞数值模拟求解过程 | 第23-24页 |
2.7 实例计算 | 第24-31页 |
2.7.1 工程基本信息 | 第24页 |
2.7.2 数值风洞模型及参数选择 | 第24-26页 |
2.7.3 计算结果 | 第26-31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风荷载作用下铸钢节点受力性能分析 | 第32-47页 |
3.1 铸钢节点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第32-33页 |
3.2 铸钢节点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33-37页 |
3.3 设计荷载作用下铸钢节点承载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3.4 铸钢节点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39-45页 |
3.4.1 极限承载力相关规定 | 第39页 |
3.4.2 铸钢节点塑性发展过程分析 | 第39-44页 |
3.4.3 铸钢管壁厚及倒角半径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风荷载作用下铸钢节点疲劳性能分析 | 第47-62页 |
4.1 疲劳强度理论 | 第47-52页 |
4.1.1 疲劳定义及分类 | 第47页 |
4.1.2 疲劳寿命确定方法 | 第47-48页 |
4.1.3 应力-寿命(S-N)曲线 | 第48-50页 |
4.1.4 焊接接头的疲劳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4.1.5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51-52页 |
4.2 Workbench 疲劳分析设置 | 第52-56页 |
4.3 实例计算 | 第56-61页 |
4.3.1 静力分析计算 | 第56-57页 |
4.3.2 疲劳分析计算 | 第57-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基于疲劳损伤的复杂空间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 第62-69页 |
5.1 基于风荷载的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及分析设置 | 第62-63页 |
5.1.1 分析方法 | 第62页 |
5.1.2 塑性铰属性设置 | 第62-63页 |
5.1.3 分析工况设置 | 第63页 |
5.2 基于疲劳损伤影响的结构响应分析 | 第63-68页 |
5.3 考虑疲劳损伤的结构分析设计建议 | 第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