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中国兽医学论文--中兽医药物学论文

中兽药乌梅颗粒的药效学与安全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乌梅颗粒与仔猪白痢的研究进展第12-21页
    1.1 乌梅颗粒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1.1.1 乌梅的研究概况第12-13页
        1.1.2 黄连的研究概况第13-14页
        1.1.3 姜黄的研究概况第14-15页
        1.1.4 诃子的研究概况第15页
        1.1.5 柿蒂的研究概况第15-16页
    1.2 仔猪白痢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2.1 仔猪白痢的流行情况第16页
        1.2.2 仔猪白痢的病原第16-17页
        1.2.3 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第17页
        1.2.4 仔猪白痢的病理变化第17页
        1.2.5 仔猪白痢的药物治疗第17-18页
    1.3 颗粒剂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1 特点第18页
        1.3.2 分类第18页
        1.3.3 生产工艺第18页
        1.3.4 应用第18-19页
    1.4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第19-20页
        1.4.1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第19页
        1.4.2 亚慢性毒性试验概述第19页
        1.4.3 靶动物安全性试验概述第19-20页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乌梅颗粒的体外抑菌试验第21-25页
    2.1 试验材料第21-22页
        2.1.1 药品与试剂第21页
        2.1.2 仪器设备第21页
        2.1.3 菌种与培养基第21-22页
    2.2 试验方法第22-23页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22页
        2.2.2 药敏纸片的制备第22页
        2.2.3 普通肉汤的制备第22页
        2.2.4 普通琼脂平板的制备第22页
        2.2.5 细菌悬液的制备第22页
        2.2.6 纸片扩散法第22-23页
        2.2.7 MIC和MBC的测定第23页
    2.3 结果第23-24页
        2.3.1 纸片扩散法试验结果第23-24页
        2.3.2 MIC和MBC测定结果第24页
    2.4 讨论第24页
    2.5 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乌梅颗粒的急性毒性试验第25-28页
    3.1 试验材料第25页
        3.1.1 试验动物第25页
        3.1.2 药物与试剂第25页
    3.2 试验方法第25-26页
        3.2.1 LD_(50)测定第25页
        3.2.2 最大给药量试验第25-26页
    3.3 结果第26页
        3.3.1 LD_(50)试验结果第26页
        3.3.2 最大给药量结果第26页
    3.4 讨论第26-27页
    3.5 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乌梅颗粒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第28-36页
    4.1 试验材料第28-29页
        4.1.1 试验动物第28页
        4.1.2 药品与试剂第28-29页
        4.1.3 仪器设备第29页
    4.2 试验方法第29-30页
        4.2.1 试验动物分组及给药第29页
        4.2.2 一般症状观察第29页
        4.2.3 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第29-30页
        4.2.4 脏器系数的计算第30页
        4.2.5 病理学的检查第30页
        4.2.6 数据处理第30页
    4.3 结果第30-35页
        4.3.1 一般状态观察结果第30-31页
        4.3.2 血液学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第31-32页
        4.3.3 脏器系数测定结果第32-33页
        4.3.4 病理学检查结果第33-35页
    4.4 讨论第35页
    4.5 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乌梅颗粒的靶动物安全性试验第36-48页
    5.1 试验材料第36页
        5.1.1 试验动物第36页
        5.1.2 试验药物与试剂第36页
        5.1.3 仪器设备第36页
    5.2 试验方法第36-40页
        5.2.1 仔猪的分组及给药第36-37页
        5.2.2 一般症状观察第37页
        5.2.3 血液学指标的测定第37页
        5.2.4 生化指标的测定第37-40页
        5.2.5 数据处理第40页
    5.3 结果第40-47页
        5.3.1 一般症状观察结果第40-42页
        5.3.2 乌梅颗粒对仔猪血液学指标影响结果第42-44页
        5.3.3 乌梅颗粒对仔猪生化指标影响结果第44-47页
    5.4 讨论第47页
    5.5 小结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牛精源性miR-183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下一篇:温湿环境因子对肉羊生理指标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