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精源性microRNA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1 microRNA的转录、加工及特征 | 第10页 |
1.2 与精子相关的microRNA研究 | 第10-12页 |
1.2.1 microRNA对精原细胞自我更新及分化影响 | 第10-11页 |
1.2.2 microRNA与精子发生发育 | 第11页 |
1.2.3 精子microRNA在胚胎发育中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 与精子表观遗传相关的microRNA研究 | 第12-13页 |
1.4 miR-183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胚胎发育相关肌动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2.1 肌动蛋白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研究 | 第14-15页 |
2.2 EZRIN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2.2.1 EZRIN在减数分裂中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2 EZRIN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研究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精源性miR-183的筛选及靶基因的预测 | 第17-21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3.2 miR-183引物设计 | 第18页 |
3.3 结果 | 第18-19页 |
3.3.1 miR-183在IVF胚胎中的表达 | 第18-19页 |
3.4 miR-183靶基因的预测 | 第19-20页 |
3.4.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9页 |
3.4.2 靶基因KEGG通路分析 | 第19-20页 |
3.4.3 靶基因功能注释 | 第20页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20-21页 |
第四章 牛精源性miR-183靶基因的验证 | 第21-36页 |
4.1 前言 | 第21页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1-23页 |
4.2.1 细胞 | 第21页 |
4.2.2 实验耗材与仪器 | 第21-22页 |
4.2.3 试剂 | 第22-23页 |
4.3 溶液配制 | 第23页 |
4.4 实验方法 | 第23-32页 |
4.4.1 靶基因报告载体构建 | 第23-28页 |
4.4.2 miR-183mimic和双荧光素报告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 | 第28-29页 |
4.4.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荧光值检测 | 第29-30页 |
4.4.4 定量-PCR实验 | 第30页 |
4.4.5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 | 第30-32页 |
4.5 实验结果 | 第32-34页 |
4.5.1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结果 | 第32页 |
4.5.2 DLR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4.5.3 定量PCR结果 | 第33页 |
4.5.4 WesternBlot | 第33-34页 |
4.6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牛精源性miR-183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 第36-45页 |
5.1 前言 | 第36页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6-37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5.2.2 实验仪器与耗材 | 第36页 |
5.2.3 试剂 | 第36-37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5.3.1 卵母细胞的成熟及IVF | 第37页 |
5.3.2 显微操作固定针的制备 | 第37页 |
5.3.3 显微注射 | 第37页 |
5.3.4 定量PCR反应 | 第37-38页 |
5.3.5 胚胎免疫荧光染色 | 第38页 |
5.3.6 胚胎凋亡(TUNEL)染色 | 第38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38-43页 |
5.4.1 注射浓度的摸索 | 第38-39页 |
5.4.2 靶基因在NT、IVF胚胎中的表达水平 | 第39页 |
5.4.3 注射后纺锤体正常率、卵裂率、囊胚率、囊胚数的统计 | 第39-40页 |
5.4.4 原核期纺锤体染色及正常率统计 | 第40页 |
5.4.5 IVF显微注射后靶基因定量PCR的结果 | 第40-41页 |
5.4.6 EZRIN蛋白定位及荧光强度分析 | 第41-43页 |
5.4.7 囊胚凋亡染色结果 | 第43页 |
5.5 讨论 | 第43-45页 |
全文总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