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 2 WiFi室内定位技术综述 | 第13-20页 |
| 2.1 WiFi室内定位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3页 |
| 2.2 定位标签常用工作模式 | 第13-15页 |
| 2.3 节点间测距的基本方法 | 第15-17页 |
| 2.3.1 到达时间测距法 | 第15-16页 |
| 2.3.2 到达时间差测距法 | 第16页 |
| 2.3.3 到达角测距法 | 第16页 |
| 2.3.4 RSSI测距法 | 第16-17页 |
| 2.4 节点坐标估计的基本方法 | 第17-20页 |
| 2.4.1 几何定位法 | 第17-19页 |
| 2.4.2 场景分析法 | 第19页 |
| 2.4.3 近似分析法 | 第19-20页 |
| 3 定位标签设计 | 第20-29页 |
| 3.1 标签总体结构设计 | 第20页 |
| 3.2 定位标签硬件设计 | 第20-27页 |
| 3.2.1 电源模块设计 | 第20-22页 |
| 3.2.2 电池电量监测模块 | 第22-23页 |
| 3.2.3 处理器模块 | 第23页 |
| 3.2.4 WiFi通信模块 | 第23-24页 |
| 3.2.5 传感器模块 | 第24-27页 |
| 3.3 定位标签软件设计流程 | 第27-29页 |
| 3.3.1 系统初始化程序 | 第27页 |
| 3.3.2 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 | 第27页 |
| 3.3.3 数据采集与发送程序设计 | 第27-28页 |
| 3.3.4 电池电量检测程序模块 | 第28-29页 |
| 4 RSSI测距模型的研究与距离估计 | 第29-36页 |
| 4.1 RSSI测距模型的确立 | 第29-33页 |
| 4.1.1 常见的测距模型 | 第29-31页 |
| 4.1.2 简化模型中参数优化 | 第31-32页 |
| 4.1.3 测距模型精度验证 | 第32-33页 |
| 4.2 RSSI数据处理 | 第33-35页 |
| 4.2.1 RSSI值与距离d的关系分析 | 第33-34页 |
| 4.2.2 RSSI数据的处理模型 | 第34页 |
| 4.2.3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 | 第34-35页 |
| 4.3 距离估算 | 第35-36页 |
| 5 基于加权近邻匹配的Taylor级数展开定位算法与位置估计 | 第36-46页 |
| 5.1 Taylor级数展开定位算法 | 第36-38页 |
| 5.1.1 Taylor级数展开定位算法原理 | 第36-37页 |
| 5.1.2 初始估计值对定位的影响 | 第37-38页 |
| 5.2 近邻匹配算法 | 第38-41页 |
| 5.2.1 最近邻居算法NN | 第38-39页 |
| 5.2.2 K最近邻居算法KNN | 第39-40页 |
| 5.2.3 NN算法和KNN算法比较 | 第40-41页 |
| 5.3 加权改进的近邻匹配算法NNL | 第41-42页 |
| 5.4 定位性能测试 | 第42-46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