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和任务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0-11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1页 |
1.4.3 行动研究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转变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机制理论 | 第12页 |
2.2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2-13页 |
2.3 奥苏贝尔(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核心概念转变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8页 |
3.1.1 核心概念 | 第15-17页 |
3.1.2 前科学概念 | 第17-18页 |
3.1.3 概念转变 | 第18页 |
3.2 概念转变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18-25页 |
3.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3.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第四章 概念转变教学的实验研究 | 第25-52页 |
4.1 实验设计 | 第25-27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25页 |
4.1.2 实验对象 | 第25页 |
4.1.3 实验变量 | 第25-26页 |
4.1.4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4.1.5 统计工具 | 第26页 |
4.1.6 研究程序 | 第26-27页 |
4.2 教学干预前的学生前概念水平 | 第27-36页 |
4.2.1 统计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 第27-33页 |
4.2.2 学生具有的前概念 | 第33-34页 |
4.2.3 学生前科学概念的成因 | 第34-36页 |
4.3 概念转变教学策略的实施 | 第36-49页 |
4.3.1 课题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 第36-39页 |
4.3.2 课题二:《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 | 第39-42页 |
4.3.3 课题三:《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 第42-45页 |
4.3.4 课题四:《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 第45-49页 |
4.4 教学干预后的学生前概念水平 | 第49-52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