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 | 第10-11页 |
·基本概念阐述 | 第11-13页 |
·农民工 | 第11-12页 |
·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 | 第12页 |
·对"纳入"的界定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相关研究概述 | 第13页 |
·有关理论研究汇总和梳理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住房保障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19页 |
·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 | 第16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6-17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17-18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 第18-19页 |
3 我国农民工居住现状的分析 | 第19-39页 |
·农民工居住现状的特点 | 第19-37页 |
·居住形式以租赁为主 | 第19-21页 |
·居住面积小、居住环境差 | 第21-23页 |
·住房消费受抑制,住房条件难以改善 | 第23-26页 |
·住房满意度不高,农民工希望改善居住条件 | 第26-28页 |
·城市居住有长期化趋势 | 第28-31页 |
·廉租房供给是农民工对住房保障形式的主要偏好 | 第31-32页 |
·自行解决是目前农民工解决住房的主要方式 | 第32-34页 |
·各行业住房的提供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 第34-36页 |
·不同企业类型、不同收入水平间的住房差异 | 第36-37页 |
·农民工住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工资收入中未包含基本的住房支出,工资谈判能力弱 | 第37页 |
·住房消费需求相对刚性,增加住房支出动力不足 | 第37-38页 |
·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失衡,适合的房源供应较少 | 第38页 |
·企业在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上,未完全履行应尽的责任 | 第38-39页 |
4 国内省市的相关做法与经验总结 | 第39-43页 |
·国内省市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做法 | 第39-41页 |
·直辖市 | 第39页 |
·副省级城市 | 第39-40页 |
·其他城市 | 第40-41页 |
·国内省市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经验总结 | 第41-43页 |
·思想上已重视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 | 第41页 |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 第41-42页 |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尚需突破若干政策瓶颈 | 第42-43页 |
5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及启示 | 第43-51页 |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 | 第43-45页 |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住房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第43-44页 |
·美国快速城市化时期住房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第44页 |
·日本城市化发展阶段住房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第44-45页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 | 第45-48页 |
·印度城市化进程中的"贫民窟" | 第45-46页 |
·墨西哥城市化进程中的"大城市病" | 第46页 |
·巴西的城市化进程与人口流动特点 | 第46-48页 |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住房问题的解决对我国的启示 | 第48-51页 |
·快速城市化中需要政府介入解决住房问题 | 第48页 |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需要兼顾当地产业发展 | 第48-49页 |
·必须避免"贫民窟"的产生 | 第49页 |
·城市和乡村应和谐并进发展 | 第49-50页 |
·注意中国问题的特殊性 | 第50-51页 |
6 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 | 第51-68页 |
·总体思路 | 第51-52页 |
·指导思想 | 第51页 |
·运行原则 | 第51-52页 |
·政策构想 | 第52-63页 |
·实施主体责任分析 | 第52-54页 |
·制度设计构想 | 第54-63页 |
·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 第63-68页 |
·将农民工住房纳入城市住房建设规划 | 第63-64页 |
·调整完善相关土地政策 | 第64-65页 |
·加快"城中村"改造 | 第65页 |
·完善农民工住房租赁管理 | 第65页 |
·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尽责 | 第65-66页 |
·加强企业用工登记管理 | 第66页 |
·强化劳动合同的保障功能 | 第66-67页 |
·推进住房保障一体化建设 | 第67-68页 |
注释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