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世界各国艺术概况论文--宗教艺术论文

印刷设计在热贡唐卡的现代推广与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3 本次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第11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11-12页
    1.5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热贡唐卡艺术概述第14-22页
    2.1 热贡唐卡艺术释义第14页
    2.2 热贡唐卡艺术的历史第14页
    2.3 热贡唐卡艺术的发展现状第14-15页
        2.3.1 创作规模第14页
        2.3.2 经济效益第14-15页
        2.3.3 文化传承第15页
    2.4 热贡唐卡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第15-16页
        2.4.1 热贡唐卡的种类第15页
        2.4.2 热贡唐卡的内容第15-16页
    2.5 热贡唐卡艺术的艺术特征第16-19页
        2.5.1 构图版式第16页
        2.5.2 造型特征第16-17页
        2.5.3 用色特点第17-18页
        2.5.4 装饰趣味第18-19页
    2.6 热贡唐卡的社会功能第19-22页
        2.6.1 宗教功能第19-20页
        2.6.2 文化功能第20-21页
        2.6.3 审美功能第21-22页
第3章 边缘化的热贡唐卡艺术第22-34页
    3.1 边缘化的含义第22页
    3.2 造成边缘化的原因第22-30页
        3.2.1 仪式化的绘画过程第22-23页
        3.2.2 特殊化的艺术形式第23-25页
        3.2.3 叙事性的绘画语言第25-27页
        3.2.4 宗教题材的限制第27-28页
        3.2.5 高昂的创作成本第28-29页
        3.2.6 与现代主义审美的差异第29-30页
    3.3 边缘化带来的影响第30-33页
        3.3.1 功能的缺失第30-31页
        3.3.2 “反馈”的减少第31-33页
    3.4 印刷设计手段的提出第33-34页
第4章 印刷设计对热贡唐卡的推广与传播第34-42页
    4.1 印刷设计的范畴第34页
    4.2 印刷设计的特点第34页
    4.3 印刷设计在热贡唐卡中的适用性第34-37页
        4.3.1 内在条件:作为复制艺术的唐卡第34-36页
        4.3.2 外在条件:印刷水平的发展第36-37页
    4.4 印刷设计应用的意义第37-40页
        4.4.1 缩减审美距离第37-38页
        4.4.2 膜拜功能向展示功能的过渡第38-39页
        4.4.3 可修改性第39-40页
    4.5 印刷设计应用的目的第40-42页
第5章 印刷设计应用方法第42-61页
    5.1 印刷特性的利用第42-44页
        5.1.1 便携性的特点第42页
        5.1.2 欣赏方式的改变第42页
        5.1.3 载体特性的发挥第42-44页
    5.2 画面叙事的调整第44-49页
        5.2.1 漫画叙事语言的启示第44-45页
        5.2.2 画面主体的凸显第45-46页
        5.2.3 叙事元素的重新排列第46-47页
        5.2.4 文字的运用第47-49页
    5.3 繁复与简洁的协调第49-52页
        5.3.1 “留白”的运用第49-50页
        5.3.2 视觉元素的筛选第50-51页
        5.3.3 线条的归纳第51-52页
    5.4 “形式美”的发掘第52-56页
        5.4.1 “形式美”的作用第52-53页
        5.4.2 纹样的提取第53页
        5.4.3 图案的创新第53-56页
    5.5 趣味的表现手法第56-59页
        5.5.1 图像的风格化第57页
        5.5.2 与插画艺术的结合第57-58页
        5.5.3 印刷材质的活用第58-59页
    5.6 印刷设计品的投放场所第59-61页
结语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化的“自由女性”--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视角看《金色笔记》中的女性异化
下一篇:语篇衔接技巧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以短篇小说The Hunters Wife翻译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