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富水隧道涌水量预测 | 第12页 |
1.2.2 掌子面稳定性分析及稳定控制技术 | 第12-14页 |
1.2.3 防排水体系研究 | 第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隧道区域水流场动态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 第17-39页 |
2.1 都府隧道水文地质及自然地理条件 | 第17-20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7页 |
2.1.2 区域地质条件 | 第17-19页 |
2.1.3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第19-20页 |
2.2 隧道区域地下水三维流数值模拟分析 | 第20-37页 |
2.2.1 VisualMODFLOW地下水模型 | 第20-21页 |
2.2.2 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21-24页 |
2.2.3 模型检验与参数识别 | 第24-25页 |
2.2.4 区域地下水流场分析 | 第25-33页 |
2.2.5 隧道施工涌水量预测 | 第33-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地下水及流固耦合理论 | 第39-47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39页 |
3.2 山岭隧道地下水类型及对其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1 隧道地下水的储存形式 | 第39-40页 |
3.2.2 地下水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 流—固耦合机理 | 第41-44页 |
3.3.1 水的渗流场对岩土体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2 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 | 第42-44页 |
3.4 Flac~(3D)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计算原理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水荷载作用下掌子面稳定及控制技术研究 | 第47-85页 |
4.1 问题的提出 | 第47页 |
4.2 隧道断层破碎带突水涌泥研究 | 第47-50页 |
4.2.1 断层破碎带突泥涌水的基本条件 | 第47-48页 |
4.2.2 隧道突泥涌水的发生机理 | 第48页 |
4.2.3 涌水、突泥的类型及其特征 | 第48-49页 |
4.2.4 突泥涌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0页 |
4.3 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 第50-56页 |
4.3.1 掌子面稳定性的失稳判据 | 第50-51页 |
4.3.2 数值分析假定及物理力学参数 | 第51-52页 |
4.3.3 基本分析及模型建立 | 第52-53页 |
4.3.4 掌子面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53-56页 |
4.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6-76页 |
4.4.1 掌子面失稳破坏演化过程分析 | 第56-59页 |
4.4.2 隧道开挖对地层渗流场变化规律 | 第59-61页 |
4.4.3 掌子面位移随隧道开挖变化规律分析 | 第61-64页 |
4.4.4 掌子面涌水量随隧道开挖变化规律分析 | 第64-67页 |
4.4.5 塑性区体积随隧道开挖变化规律分析 | 第67-70页 |
4.4.6 掌子面切应变规律分析 | 第70-73页 |
4.4.7 防突体极限厚度的确定 | 第73-74页 |
4.4.8 注浆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第74-76页 |
4.5 高位排水掌子面稳定性控制技术 | 第76-83页 |
4.5.1 高位排水最优方案探讨 | 第76-77页 |
4.5.2 模型假定及物理力学参数 | 第77-79页 |
4.5.3 结果分析 | 第79-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5章 富水区隧道合理防排水网络及结构研究 | 第85-111页 |
5.1 问题的提出 | 第85页 |
5.2 排水盲管合理间距研究 | 第85-98页 |
5.2.1 数值分析模型 | 第85-87页 |
5.2.2 不同环向盲管间距对衬砌背后水压力分析 | 第87-88页 |
5.2.3 盲管合理间距的确定 | 第88-98页 |
5.3 盲管廊道一体式排水网络在富水区的应用 | 第98-104页 |
5.3.1 盲管廊道一体式排水网络体系 | 第98-100页 |
5.3.2 盲管廊道一体式排水网络体系参数 | 第100-101页 |
5.3.3 盲管廊道一体式排水网络体系卸压能力研究 | 第101-104页 |
5.4 二次衬砌长期耐久性弯矩—曲率模型分析 | 第104-109页 |
5.4.1 弯矩—曲率计算方法 | 第104-105页 |
5.4.2 基于弯矩—曲率关系的二衬数值分析 | 第105-10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111-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