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货车论文--棚车论文

P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我国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第11页
        1.1.2 我国铁路路网建设已经具有足够的快捷货车运输能力第11-12页
        1.1.3 运输组织灵活,运输产品形式多样化迫切需求快运装备第12页
    1.2 国内外铁路快运发展与车辆装备研究情况第12-16页
        1.2.1 国外铁路快运及车辆装备概况第12页
        1.2.2 运输组织第12-16页
    1.3 我国铁路快运车辆第16-17页
        1.3.1 铁路快运车辆第16-17页
        1.3.2 我国铁路快运装备存在的问题第17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快捷货物运输的可行性研究第18-30页
    2.1 机车第18-19页
    2.2 动车组第19-21页
        2.2.1 CRH380A型动车组第20页
        2.2.2 CRH6A型城际动车组第20-21页
        2.2.3 中国标准动车组第21页
    2.3 行包(邮)车第21-23页
    2.4 货车第23-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主要结构的选型及设计第30-47页
    3.1 总体技术要求第30-31页
        3.1.1 车辆设计原则第30页
        3.1.2 运用条件第30页
        3.1.3 基本性能参数第30-31页
        3.1.4 载货空间第31页
        3.1.5 考核标准第31页
    3.2 结构选型第31-42页
        3.2.1 棚车车体结构型式与快运棚车性能需求的符合性分析第32-33页
        3.2.2 国内外活动侧墙棚车对比分析第33-36页
        3.2.3 活动侧墙棚车与传统2门棚车运用效果比较第36-38页
        3.2.4 快运棚车结构型式的确定第38-42页
    3.3 主要技术参数和材料的确定第42-46页
        3.3.1 载重第42页
        3.3.2 容积第42-43页
        3.3.3 底架长度、宽度及车辆长度第43-44页
        3.3.4 车体材料的确定第44页
        3.3.5 电气及供电系统第44-45页
        3.3.6 车辆外观设计、涂装与标记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P_(160E)型活动侧墙棚车技术方案第47-57页
    4.1 总体思路及目标第47页
        4.1.1 总体思路第47页
        4.1.2 研制目标第47页
    4.2 主要技术特点第47-48页
    4.3 方案介绍第48-54页
        4.3.1 性能参数与基本尺寸第48-49页
        4.3.2 主要结构第49-54页
        4.3.3 油漆及标记第54页
    4.4 生产工艺方案第54-56页
        4.4.1 冲压工艺第55页
        4.4.2 焊接工艺第55页
        4.4.3 组装工艺第55页
        4.4.4 涂装工艺第55页
        4.4.5 生产能力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车体结构强度分析第57-78页
    5.1 车体强度与刚度分析第57-72页
        5.1.1 有限元分析模型第57页
        5.1.2 载荷工况第57-58页
        5.1.3 评定标准第58页
        5.1.4 计算结果与评定第58-71页
        5.1.5 结构静强度与刚度计算结论第71-72页
    5.2 车体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第72-77页
        5.2.1 车体结构疲劳载荷第72页
        5.2.2 有限元模型及应力分析第72-75页
        5.2.3 疲劳寿命估算结果第75-77页
        5.2.4 结构疲劳强度计算结论第77页
    5.3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6章 试验验证第78-80页
    6.1 试验验证方法第78-79页
        6.1.1 纵向载荷试验方法第78页
        6.1.2 垂向静载荷试验方法第78页
        6.1.3 扭转载荷试验方法第78页
        6.1.4 顶车载荷试验方法第78-79页
        6.1.5 承受叉车的载荷试验方法第79页
    6.2 试验验证结果第79页
    6.3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混杂模型的牵引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研究
下一篇:基于灰色理论的高速列车轴温实时预测模型研究及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