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4 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17-19页 |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 2.1.1 人口变动 | 第19-20页 |
| 2.1.2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 第20-21页 |
| 2.1.3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 第21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 2.2.1 新古典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 2.2.2 二元经济模型 | 第22-23页 |
| 2.2.3 投资——收益理论 | 第23页 |
| 2.2.4 人口迁移理论 | 第23-26页 |
| 第3章 四川省人口流动历史及现状 | 第26-42页 |
| 3.1 四川省人口流动历史过程 | 第26-28页 |
| 3.2 四川省人口流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8-42页 |
| 3.2.1 省内人口流动现状 | 第28-32页 |
| 3.2.2 省际人口流动现状 | 第32-40页 |
| 3.2.3 人口流动的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 第4章 四川省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分析 | 第42-54页 |
| 4.1 四川省经济发展现状 | 第42-44页 |
| 4.1.1 四川省经济现状 | 第42-43页 |
| 4.1.2 四川省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 第43-44页 |
| 4.2 四川省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44-49页 |
| 4.2.1 模型选择 | 第44-45页 |
| 4.2.2 变量选择 | 第45页 |
| 4.2.3 回归分析结果 | 第45-49页 |
| 4.3 四川省经济发展对人口流动影响 | 第49-54页 |
| 4.3.1 模型选择 | 第49页 |
| 4.3.2 变量选择 | 第49-50页 |
| 4.3.3 回归分析结果 | 第50-54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8页 |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 5.1.1 四川省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 第54页 |
| 5.1.2 四川省经济发展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 第54-55页 |
| 5.1.3 四川省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55页 |
| 5.2 对策及建议 | 第55-58页 |
| 5.2.1 以灵活的户籍制度来合理调控人口流动 | 第55-56页 |
| 5.2.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 第56页 |
| 5.2.3 正确处理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第56-57页 |
| 5.2.4 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