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论文--X射线论文

激光储能腔及PDH稳频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高能光源简介第10-13页
        1.1.1 X射线管第10页
        1.1.2 同步辐射光第10-12页
        1.1.3 基于康普顿背散射的高能光源第12-13页
    1.2 康普顿背散射第13-16页
        1.2.1 基础原理第14-16页
        1.2.2 光子通量第16页
    1.3 国内外γ光源现状第16-20页
        1.3.1 杜克大学HIGS第17-18页
        1.3.2 Spring8 LEPS第18页
        1.3.3 上海SSRF SLEGS第18-20页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0-22页
第2章 激光储能腔设计第22-36页
    2.1 激光储能腔简介第22-30页
        2.1.1 激光储能腔原理第22-27页
        2.1.2 常见的激光储能腔结构第27-30页
    2.2 锁模激光简介第30-33页
        2.2.1 锁模激光基础概念第31-32页
        2.2.2 锁模激光的频率梳第32-33页
    2.3 激光与储能腔的匹配第33-35页
        2.3.1 激光脉冲匹配第33-34页
        2.3.2 频率梳匹配第34-35页
    2.4 本章小节第35-36页
第3章 激光-激光储能腔系统稳频方法第36-45页
    3.1 系统失稳原因及稳频基本思路第36页
    3.2 稳频方法举例第36-40页
        3.2.1 透射光强锁定方法第37-38页
        3.2.2 Hansch-Couillaud锁定方法第38-39页
        3.2.3 倾斜锁定方法第39-40页
    3.3 PDH稳频方法第40-44页
        3.3.1 储能腔的复反射系数第40-41页
        3.3.2 信号调制第41-42页
        3.3.3 误差信号第42-44页
        3.3.4 反馈稳频第44页
    3.4 本章小节第44-45页
第4章 微波谐振环稳频系统第45-56页
    4.1 微波谐振环简介第45-48页
        4.1.1 微波谐振环的基本原理第45-47页
        4.1.2 北京大学微波谐振环介绍第47-48页
    4.2 可行性分析第48-50页
        4.2.1 谐振环反射系数测量第48-49页
        4.2.2 误差信号计算第49-50页
    4.3 实验装置第50-52页
        4.3.1 装置搭建第50页
        4.3.2 实际误差信号测量第50-52页
    4.4 PDH稳频技术效果测试第52-55页
        4.4.1 低馈入功率测试第52-53页
        4.4.2 高馈入功率测试第53-55页
    4.5 本章小节第55-56页
第5章 六镜激光储能腔设计及计算第56-61页
    5.1 六镜激光储能腔的相关参数计算第57页
    5.2 六镜激光储能腔的稳定区间第57-59页
    5.3 误差容忍度计算第59-60页
    5.4 本章小节第60-61页
第6章 合肥光源辐射防护系统分析第61-68页
    6.1 合肥光源相关及前序工作介绍第61-62页
    6.2 辐射防护国家标准第62页
    6.3 辐射剂量分析第62-67页
        6.3.1 辐射剂量历史数据库及数据查询第62-64页
        6.3.2 衰减模式下辐射剂量分析第64-66页
        6.3.3 恒流运行模式下的辐射剂量分析第66-67页
    6.4 本章小节第67-68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68-69页
    7.1 论文总结第68页
    7.2 未来计划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标定系统
下一篇:Yb3+:LuLiF4晶体激光制冷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