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4页 |
1.1 饲料成分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 第11-12页 |
1.2 不同种植模式对苜蓿/玉米-黑麦草产量、营养品质及降解率的影响 | 第12-13页 |
1.3 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小尾寒羊和不同组合杂交羊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26页 |
2.1 饲料成分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 第14-21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4-18页 |
2.1.3 统计分析 | 第18-21页 |
2.2 不同种植模式对苜蓿/玉米-黑麦草产量、营养品质及降解率的影响 | 第21-23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3 统计分析 | 第23页 |
2.3 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小尾寒羊和不同组合杂交羊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 第23-26页 |
2.3.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3.2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2.3.3 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1页 |
3.1 饲料成分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 第26-33页 |
3.1.1 新法测定18种饲料原料在不同时间点DM、CP和NDF瘤胃降解率 | 第26页 |
3.1.2 新法和传统法计算18种饲料原料DM、CP和NDF有效降解率的比较 | 第26-33页 |
3.2 不同种植模式对苜蓿/玉米-黑麦草产量、营养品质及降解率的影响 | 第33-38页 |
3.2.1 DM、CP和NDF产量 | 第33页 |
3.2.2 48 h的养分降解率和可降解营养物质产量 | 第33-34页 |
3.2.3 瘤胃有效降解率和有效降解营养物质产量 | 第34页 |
3.2.4 瘤胃降解动力学参数 | 第34-35页 |
3.2.5 作物秸秆在瘤胃降解前后的解剖结构比较 | 第35-38页 |
3.3 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小尾寒羊和不同组合杂交羊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 第38-41页 |
3.3.1 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四个不同来源育肥羊生长性能的比较 | 第38-39页 |
3.3.2 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四个不同来源育肥羊屠宰性能的比较 | 第39页 |
3.3.3 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四个不同来源育肥羊经济效益的比较 | 第39-41页 |
4 讨论 | 第41-47页 |
4.1 饲料成分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 第41-42页 |
4.1.1 聚酯网袋替代尼龙袋的优点 | 第41-42页 |
4.1.2 新法计算饲料瘤胃有效降解率的特点 | 第42页 |
4.2 不同种植模式对苜蓿/玉米-黑麦草产量、营养品质及降解率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1 不同栽培模式下DM、CP和NDF产量 | 第42-43页 |
4.2.2 养分降解率和可降解营养物质产量 | 第43页 |
4.2.3 不同栽培模式下瘤胃降解动力学参数 | 第43-44页 |
4.2.4 作物秸秆在瘤胃降解前后的解剖结构比较 | 第44页 |
4.3 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小尾寒羊和不同组合杂交羊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 第44-47页 |
4.3.1 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四个不同来源育肥羊生长性能的比较 | 第44-45页 |
4.3.2 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四个不同来源育肥羊屠宰性能的比较 | 第45-46页 |
4.3.3 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四个不同来源育肥羊经济效益的比较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5.1 饲料成分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 第47页 |
5.2 不同种植模式对苜蓿/玉米-黑麦草产量、营养品质及降解率的影响 | 第47页 |
5.3 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小尾寒羊和不同组合杂交羊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 第47-4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7 致谢 | 第56-57页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