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丝素蛋白 | 第10-21页 |
1.1.1 蚕丝简介 | 第10页 |
1.1.2 蚕丝结构和成分介绍 | 第10-12页 |
1.1.3 丝素蛋白构象和聚集态 | 第12-13页 |
1.1.4 天然纺丝过程及相关因素影响 | 第13-18页 |
1.1.5 丝素蛋白自组装机理 | 第18-21页 |
1.2 金纳米粒子 | 第21-24页 |
1.2.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21-22页 |
1.2.2 金纳米粒子SPR效应 | 第22页 |
1.2.3 金纳米粒子在比色检测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1.3 荧光检测 | 第24-26页 |
1.3.1 荧光技术简介 | 第24-25页 |
1.3.2 荧光探针用于蛋白质研究 | 第25-26页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26-28页 |
第二章 金纳米粒子为探针研究丝素蛋白水溶液自组装行为 | 第28-38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2.2.3 丝素蛋白溶液制备 | 第29-30页 |
2.2.4 丝素蛋白原位制备金纳米粒子 | 第30页 |
2.2.5 pH值对丝素蛋白自组装的影响 | 第30页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30-3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2.4.1 金纳米粒子作为探针的可行性研究 | 第31-32页 |
2.4.2 丝素蛋白原位制备金纳米粒子条件的优化 | 第32-34页 |
2.4.3 pH值对丝素蛋白构象的影响 | 第34-37页 |
2.5 本章小节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荧光探针法检测丝素蛋白水溶液自组装行为 | 第38-59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39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3.2.3 再生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 | 第40页 |
3.2.4 ThT探针的可行性研究 | 第40页 |
3.2.5 pH对丝素蛋白自组装的影响 | 第40页 |
3.2.6 不同浓度KCl、CaCl_2溶液对丝素蛋白自组装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 测试与表征 | 第41-42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2-57页 |
3.4.1 荧光探针检测丝素蛋白自组装过程分析 | 第42-44页 |
3.4.2 溶液pH对丝素蛋白构象的影响 | 第44-49页 |
3.4.3 Ca~(2+)对丝素蛋白自组装的影响 | 第49-53页 |
3.4.4 K~+对丝素蛋白自组装的影响 | 第53-57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57-5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