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纠倾加固工程实践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纠倾加固技术研究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纠倾加固技术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纠倾加固技术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3 纠倾加固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3.1 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3.2 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4 本文拟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某框架结构概况及倾斜原因分析 | 第16-27页 |
2.1 某框架结构工程概况 | 第16-18页 |
2.1.1 基本概况 | 第16页 |
2.1.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16-17页 |
2.1.3 建筑物倾斜概况 | 第17-18页 |
2.2 场地补充勘察 | 第18-22页 |
2.2.1 补充勘察 | 第18-20页 |
2.2.2 地基承载力验算 | 第20-22页 |
2.3 检测鉴定 | 第22-25页 |
2.3.1 主体结构的检测 | 第22-25页 |
2.3.2 地基基础变形 | 第25页 |
2.3.3 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及结论 | 第25页 |
2.4 建筑物沉降、倾斜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第3章 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27-40页 |
3.1 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7-30页 |
3.1.1 SAP2000有限元建模分析软件 | 第27页 |
3.1.2 原设计概况 | 第27-29页 |
3.1.3 模型参数选取 | 第29-30页 |
3.2 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内力影响 | 第30-39页 |
3.2.1 有限元模型承载力计算理论 | 第30-33页 |
3.2.2 原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内力计算与分析 | 第33-35页 |
3.2.3 不均匀沉降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 | 第35-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纠倾加固方案研究与实践 | 第40-56页 |
4.1 方案研究 | 第40-44页 |
4.1.1 方案设计原则 | 第40页 |
4.1.2 顶升纠倾加固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 第40-41页 |
4.1.3 方案制定 | 第41-44页 |
4.2 基础加固试验 | 第44-49页 |
4.2.1 地基注浆加固现场试验研究 | 第44-45页 |
4.2.2 注浆试验成果及效果检验 | 第45-49页 |
4.3 纠倾加固施工 | 第49-56页 |
4.3.1 地基加固 | 第49-51页 |
4.3.2 止水帷幕 | 第51-52页 |
4.3.3 顶升纠倾作业 | 第52-54页 |
4.3.4 损坏构件的加固维修 | 第54-56页 |
第5章 建筑物纠倾效果与抗震性能分析 | 第56-64页 |
5.1 纠倾效果分析 | 第56-58页 |
5.2 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 第58-64页 |
5.2.1 模态分析 | 第58-59页 |
5.2.2 纠倾后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59-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以来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