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串通招投标行为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导言 | 第11-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一章 串通招投标行为理论分析 | 第16-20页 |
第一节 串通招投标行为的认定 | 第16-17页 |
一、我国串通招投标行为概念定义 | 第16页 |
二、外国串通招投标行为概念定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串通招投标行为表现形式 | 第17-18页 |
一、投标人串通招投标 | 第17-18页 |
二、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串通招投标 | 第18页 |
第三节 串通招投标行为法律性质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串通投招标行为反垄断法规制现状 | 第20-27页 |
第一节 我国串通招投标行为反垄断法规制法律适用 | 第20-23页 |
一、串通招投标垄断协议行为构成要件 | 第20-21页 |
二、串通招投标垄断协议行为责任规制 | 第21-23页 |
第二节 串通招投标行为反垄断法规制合理性分析 | 第23-27页 |
一、我国串通招投标行为《招投标法》规制局限性 | 第23-24页 |
二、我国串通招投标行为反垄断法规制必要性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我国串通招投标行为反垄断法规制体系不足 | 第27-31页 |
第一节 专门性反垄断规制指南缺失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宽大制度实施不充分 | 第28-29页 |
一、宽大制度适用主体规定过窄 | 第28页 |
二、宽大制度减免幅度不明确 | 第28页 |
三、宽大制度程序规定不清晰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制裁措施不严厉 | 第29-31页 |
一、行政处罚责任较轻 | 第29页 |
二、民事赔偿责任规定较笼统 | 第29-30页 |
三、刑事处罚威慑力不足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我国串通招投标行为反垄断法规制体系完善 | 第31-38页 |
第一节 串通招投标行为反垄断法规制域外经验借鉴 | 第31-32页 |
一、美国串通投标规制制度介绍及经验借鉴 | 第31-32页 |
二、日本串通投标法律规制制度介绍及经验借鉴 | 第32页 |
第二节 完善串通招投标行为反垄断法规制体系 | 第32-38页 |
一、加强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律的协调性 | 第32-33页 |
二、完善串通招投标行为宽大制度 | 第33-35页 |
三、健全我国串通招投标损害赔偿制度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