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育理论论文--体育教育论文--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论文

高校体育教学中微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1章 前言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第10页
        1.1.2 微型学习的产生和发展第10-11页
        1.1.3 高校传统体育课堂的局限性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4页
        1.3.1 文献资料法第12-13页
        1.3.2 访谈法第13页
        1.3.3 逻辑分析法第13页
        1.3.4 案例研究法第13-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4-21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2.1.1 教学的概念第14页
        2.1.2 体育教学的概念第14页
        2.1.3 微课程的概念第14-15页
    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2.3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1页
第3章 高校体育教学和微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第21-27页
    3.1 高校体育教学状况第21-25页
        3.1.1 体育课程设置第21-22页
        3.1.2 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第22-24页
        3.1.3 体育教学方法、手段第24-25页
    3.2 高校体育教学中微课程教学状况第25-27页
        3.2.1 体育教学中微课程教学内容第25页
        3.2.2 体育教学中微课程运用情况第25-26页
        3.2.3 体育教学中微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与课程分布第26-27页
第4章 高校体育教学中微课程设计研究第27-46页
    4.1 高校体育教学中微课程设计分析第27-37页
        4.1.1 体育教学微课程目标定位第27-29页
        4.1.2 体育教学微课程设计原则第29-30页
        4.1.3 体育教学微课程设计模式第30-33页
        4.1.4 体育教学微课程视频制作第33-37页
    4.2 体育教学微课程设计案例分析第37-44页
        4.2.1 体育理论课教学微课程设计案例分析第37-41页
        4.2.2 体育实践课教学微课程设计案例分析第41-44页
    4.3 高校体育教学微课程的展望第44-46页
        4.3.1 学生学习层面,建设优质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第44页
        4.3.2 教师层面,优质课程的共享促进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第44页
        4.3.3 教与学互动层面,微课程为载体变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第44-46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46-48页
    5.1 结论第46页
    5.2 建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1-52页
附件 访谈提纲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DS/GNSS精密单点定位算法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