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iPad进入小学课堂及其管理研究--以北京市H小学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9页
    第一节 问题提出第10-13页
        一、从“减负增效”到“iPad进课堂”第10-11页
        二、“iPad进课堂”带来的疑问第11-12页
        三、如何看待“iPad进课堂”:积极心理学视角第12页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关系: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融合观第12-13页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第13-14页
        一、iPad教学设备第13-14页
        二、小学课堂教学第14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4-18页
        一、“iPad进课堂”的国内外现状第15页
        二、iPad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第15-17页
        三、积极心理学研究进展第17-18页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第18-19页
        一、研究目的第18页
        二、选题意义第18-19页
第一章 研究设计第19-33页
    第一节 基本策略:个案研究第19-20页
        一、个案研究的定义与价值第19-20页
        二、为何选北京市H小学作为个案点第20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20-23页
        一、访谈法第21-22页
        二、观察法第22-23页
        三、研究者进入的身份、研究过程与研究伦理考量第23页
    第三节 背景故事:iPad进入锐意革新的H小学第23-27页
        一、锐意革新的H小学第24-25页
        二、H小学信息化与iPad进入课堂第25-27页
    第四节 H小学教学应用iPad:课堂案例分析第27-33页
        一、《四边形分类》课堂实录片段第27-32页
        二、iPad课堂《四边形分类》评析第32-33页
第二章 H小学“iPad进课堂”现状调查第33-42页
    第一节 各方观点第33-38页
        一、教师的感受第33-37页
        二、学生的观点第37-38页
        三、家长的观点第38页
    第二节 H小学“iPad进课堂”的特别问题:分歧第38-42页
        一、学校管理层的分歧第39-40页
        二、教师与校方的分歧第40-42页
第三章 进一步的讨论第42-47页
    第一节 “iPad进课堂”与“减负增效”第42-44页
        一、从“减负”到“增效”第42-43页
        二、iPad对课堂的“增效”和对教师的“增负”第43-44页
    第二节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分析第44-47页
        一、构建积极的课堂环境第44-45页
        二、引导学生的积极体验第45页
        三、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第45-47页
第四章 学校管理角度的对策建议第47-52页
    第一节 iPad课堂教学管理对策第47-49页
        一、iPad教学发展思路的对策第47-48页
        二、学生视力保护的对策第48-49页
        三、教育技术层面的对策第49页
    第二节 合理展开iPad课堂教学的建议第49-52页
        一、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第49-50页
        二、加强校本数字化资源建设第50-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3页
后记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研究
下一篇:加利福尼亚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研究